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探析

来源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民族地域经历了前所未见的大变革,原有的社会约束机制不再适应新的社会格局,法治作为新的社会约束机制,对民族地区团结的贡献将得以最大程度发挥。我们不能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仅理解为只是遵从国家法。今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仍需要面对传统的制约,并因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我们需要正确认识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的内涵,需要避免认识上的误区,并通过科学立法、政府对一些民族事务的间接管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中法律的遵循等实现民族事务的依法治理。
其他文献
文章以和谐为视角,在梳理了我国民族关系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关系阶段性特征,提出了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五大保障,即政治保障、制度保障、基础保障、稳定保障和组织保障。
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根本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面对民族工作中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团结各族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引领民族团结工作,习近平阐述了民族团结工作的目标、途径、政策措施和制度等理论问题。这些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在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的基础。
本文立足于青海多民族聚居的实际,从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践出发,结合历史与现状,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民族问题,积极探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以此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民族工作的实效性。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是一个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工作做得有声有色,谱写出一曲新时代城市民族团结的新篇章。
会议
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雪域高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是没有现成国际经验可循的开创性的中国实践。本文将西藏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快速发展期(2003~2012年)和加速跨越期(2013至今);并对两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到的经济学启示为:西藏外来资本拉动型经济发展在较长时间内不可或缺;文化旅游业外的其他产业在全国市场竞争中不具优势的局面很难短时间扭转;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民族工作方面推进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体系注入了新的内涵。其中“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是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巩固民族团结的重要措施。目前有关“嵌入式社区”或“互嵌式社区”的讨论,大多从社区建设的理解出发,未充分关注这一部署在巩固民族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重要意义。本文强调“互嵌式社
由于历史基础和发展条件的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仍滞后于非民族地区特别是东部地区,地区间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对于民族地区发展而言,中央及地方政府都给予高度关注。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飞地经济模式在不改变行政体制框架的情况下,实现经济要素向优势区位转移,这不仅有利于发达地区寻找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以及突破土地资源限制拓展发展空间,同时为民族地区的参与探索出一个解决援助依赖的新模式。
要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需要包容性的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来解决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宗教问题。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的时代内涵,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必由之路。包容性的文化身份认同展现了各民族大团结的文明发展新前景。要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身份认同机制,实现各民族自己的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和中华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结合和统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未来与希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重大。新形势下,由于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国际国内环境等因素影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诸多困难。为此,必须牢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通过构建“大思政”教育平台、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手段,增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