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牛链霉菌ECO 00008产生的新磷氮霉素A:分离纯化、结构解析及其抗植物病源真菌活性

来源 :第八届全国新农药创制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活性示踪和各种色谱方法,从公牛链霉菌ECO 00008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抗植物病源真菌的活性化合物I。经过各种波谱分析,将化合物I鉴定为新磷氮霉素A,是一个新的磷氮霉素类似物。化合物I对番茄灰霉病菌、水稻稻瘟病菌及烟草赤星病菌有较高的离体与活体抑菌活性。
其他文献
本文设计并合成了24个5-吡唑甲醇酯类衍生物,通过核磁进行了结构表征。对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发现其中14个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杀虫或杀菌活性,活性化合物阳性率达58
设计并合成了3-酰氧基丙烯腈类化合物20个,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对朱砂叶螨、蚕豆蚜和淡色库蚊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
以2,4-二乙酰基间苯三酚为基础,通过改变一个酰基碳链的长度,合成了三个间苯三酚乙酰基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经LC-MS进行了确证,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2-乙酰基-4-丙酰基间苯三酚与2-
本文由4-硝基嘧啶出发,经过还原和酰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嘧啶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已经1H NMR和质谱法确证,生测表明化合物3a具有良好的杀菌活性。
以阿维菌素B1a为原料经选择性C-5羟基保护、氧化合成5-O-烯丙氧羰基-4”-氧代-4”-脱氧阿维菌素B1a(3),然后与N-取代氨基硫脲偶联,缩合产物经MnO2氧化关环、脱保护得到15个未见
CAUWL-2004-L-13(L-13)是由中国农业大学创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候选杀菌剂。本文简介它的合成,结构表征,毒理学试验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研究表明,L-13低毒,三致阴性。
会议
本文研究了新化合物SYP-4155对小麦白粉病的保护活性、治疗活性及种子处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SYP-4155对小麦白粉病具有优异的保护活性,其EC90值为0.5362mg·L-1,高于对照药剂
吡嗪类化合物在医药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但目前在农药方面的研究还较少,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同时结合本课题组以前的工作,把杂环吡嗪引入到本课题组已经发现的高活性八氢番茄红素脱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矿资源的开发利用 ,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镉、铬、铅、汞是常见的环境和工业毒物 ,有关其遗传毒性的报道较多。研究已证明[1,2 ] :镉和铬是
运用活性示踪和各种色谱方法,从马来西亚链霉菌ECO 00002的次生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抗植物病源真菌的活性化合物Ⅰ、Ⅱ和Ⅲ。波谱分析的结果表明:化合物Ⅰ、Ⅱ和Ⅲ的平面结构分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