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乳杆菌CH-2发酵梨汁对便秘小鼠肠道功能改善作用研究

来源 :第十六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探究嗜酸乳杆菌CH-2 发酵梨汁改善小鼠便秘和维护肠道健康方面作用。将18~20 g 雄性ICR 小鼠随机分为6 组,正常对照组(CON)、便秘对照组(MC)、普通梨汁组(PJ)、发酵梨汁组(FPJ)、灭菌发酵梨汁组(SFPJ)和药物对照组(PC)。样品干预14 d 后通过盐酸洛哌丁胺建立便秘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试验结束前测定各组小鼠基础生理指标、肠道运动指标、排便功能指标、小鼠肠道病理、短链脂肪酸含量和16SrRNA 肠道菌群指标。
其他文献
鼠李糖乳杆菌LGG 在增强肠道的黏膜屏障、缓解结肠炎方面具有显著作用,但发挥功能的成分尚不明确。外膜囊泡(OMVs)是细胞向胞外分泌的纳米级囊泡,益生菌可分泌产生改善免疫炎症反应的外膜囊泡。本文利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的小鼠模型探究LGG-OMVs 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
来自微生物或是环境中某种物质可引发免疫反应的刺激物通常被称为过敏原,当它与皮肤接触时会引起炎症反应.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皮肤长期处于炎症的状态,约有20%的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受到影响.AD 的原因尚不清楚,并且可能是不同因素的组合,例如遗传、卫生、过敏原、病原体、甚至是水质.尽管药物治疗可以改善症状的严重程度和频率,例如皮肤发痒、发红、肿胀和破裂,然而,目前尚无已知的AD 根治方法.
产肠毒素的大肠杆菌(ETEC)是造成发展中国家儿童腹泻和旅行者腹泻的主要细菌.在本研究中,用小鼠模型评估了双歧杆菌对缓解由ETEC 引起的腹泻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短双歧杆菌FHNFQ23M3 和两歧双歧杆菌FSDJN7O5 可以缓解腹泻.2 种菌株均显着降低了粪便中的水分含量,恢复了空肠中绒毛的结构,并改善了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s)的含量.
本试验旨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枯草芽孢杆菌R0179(Bacillus subtilis R0179)联合屎肠球菌R0026(E.faecium R0026)制剂(LCBE)对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C57BL/6 小鼠血脂异常模型的治疗及其肠道菌群调节作用.结果 显示不同剂量LCBE(0.023 g 菌粉/鼠/天、0.23 g 菌粉/鼠/天)治疗小鼠的血脂水平明显改善,血清TC、LDL 显著降低,
中国约有8.2%的人口受到便秘困扰,严重的便秘不仅影响我们生理健康,还会造成心理疾病.有研究表明益生菌能够通过多种途径缓解便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益生菌配方,探讨了其对便秘相关症状的影响,尤其对大便水分和pH 的影响.根据罗马Ⅲ标准选取符合条件的研究对象40 名.受试者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袋,连续14 d.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干预前、后便秘症状及大便水分和pH 的变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已成为最普遍的肝脏疾病,基于肠-肝轴和益生菌的治疗策略是一种极具前景的NAFLD 疗法。然而,目前用于治疗NAFLD 的益生菌种类较少,且作用机制不明确,限制了其在NAFLD 防治中的广泛应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利用斑马鱼模型,鉴定了一株新型具有清除脂肪堆积的益生菌,马乳酒样乳杆菌ZW3(Lactoba
肠道选择压力深刻影响外源菌株遗传稳定性,益生菌在肠道内适应性进化有助于菌株存活、定殖及其益生功效发挥。本研究以分离自海南传统发酵食品的一株具有潜在益生功效的有益微生物植物乳杆菌HNU082为研究对象,借助人、C57 小鼠和斑马鱼3 种典型生物学模型研究宿主肠道选择压力对菌株遗传稳定性的影响。
瘤胃乳杆菌能够在体外刺激免疫反应,但先前的研究仅在体外进行,瘤胃乳杆菌的抗炎作用需要更多的体内研究证据。本研究中,通过DSS 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研究了瘤胃乳杆菌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潜在机制。瘤胃乳杆菌FXJSW17L1 和FXJWS27L3 均能够改善结肠炎症状,包括抑制结肠缩短和结肠组织损伤。
扩展青霉(P.expansum)感染水果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而且还可能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因为针对这种真菌的生物防治剂很少有人进行过深入研究.为了验证22 种双歧杆菌和44 株乳酸杆菌对扩展青霉的抗真菌活性,先后进行了双重培养覆盖试验,微量滴定板孔试验和琼脂斑点试验.青春双歧杆(B.adolescentis)在所有测试菌株中,CCFM1108 表现出最强的抑制能力.
目的:口腔疾病常会因口腔清洁不确实,使得病原菌滋生,而病原细菌会利用我们饮食残留于口腔内的养分繁殖,严重时病原菌会在牙齿表面形成生物膜甚至牙菌斑。而蛀牙则是口腔最常见的一种由细菌所引起的口腔疾病。口腔内细菌的滋生和蛀牙的形成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有效抑制这些病原菌的滋生,于口腔卫生保健是十分重要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