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分层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分层、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对象,采集相关病史,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高血压危险性评估和相关性分析.结果:(1)纳入患者中,高血压三级(57.72%)与极高危组(60.64%)所占比例较高;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在心血管危险分层以阴阳两虚型极高危最多(76%);约44%的患者有夹证,以夹痰或夹瘀为多见,有夹证的患者血压级别及心血管危险分层更高.(2)不同中医证型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不同.肝火亢盛以男性,吸烟者为多,伴有舒张压升高;阴虚阳亢以女性为多,脉压差增大;痰湿壅盛组肥胖、吸烟与中度以上饮酒者多见,伴有舒张压升高;阴阳两虚组高龄最多,且脉压差增大.值得关注的是缺少体力活动在各证型间虽未见区别,但总的来说有59.9%的患者均缺少体力活动.(3)从回归分析结果可知,性别、年龄、心血管危险分层、缺少体力活动、中度以上饮酒、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是肝火亢盛的相关因素;性别和年龄是阴虚阳亢证的相关因素;心血管危险分层、高血脂个人史、缺少体力活动、吸烟是痰湿壅盛证的相关因素;性别、年龄、脉压、颈动脉斑块或IMT增厚是阴阳两虚证的相关因素.结论:(1)血压水平级别低及危险分层低的高血压患者可能就诊率低,高血压的早治疗还需要更多的宣传教育工作;(2)高血压患者普遍缺乏体力活动.(3)痰湿、瘀血为高血压病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致病因子,痰瘀互结是高血压心血管损害的重要病理因素,有更高的危险性.(4)中医证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
其他文献
  气虚证是临床常见基本证候,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气虚证动物模型方法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进行综述,气虚证动物模型方法主要包括疲劳法、限量营养法、烟熏法等。
  年龄超过65岁的AML患者的治疗效果普遍较差。染色体异常不佳,多药耐药,以及早期BM衰竭在老年AML患者中很常见。许多老年患者体质虚弱,极少人能够耐受诱导缓解治疗,而且年龄超
  络病是以络脉损伤为基础,以气血瘀阻为特征,以脏腑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血瘀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不流畅的病理状态,其病机主要是血行不畅,产生原因或因于气滞而
  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CR)是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治愈的先决条件.对于CR的传统定义是建立在形态学可识别小于或等于5%的白血病细胞的分辨率基础上的,而这并不能给疗效的
  本文在寻求预防和减轻压力的方法,指导护士应对现代各种紧张因素,以提高护理质量。本文分析护理工作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长期在充满“压力源”的环境中,护士严重缺编,工作负荷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预处理(IP)能否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及缺血预处理后给予通心络治疗能否进一步促进自身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增强对神经保护作用,减轻再次缺血
  为了提高医院导医护士的服务质量,对门诊护理工作进行细致规划,做了如下工作:加强导医的素质修养培训,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改变服务理念,创建新的服务模式;规范服务流程,为病人提
  总结了五例后路“蛋壳”技术半椎体切除手术治疗的手术配合,对术前用物的准备,手术体位的摆放,术中与医生的密切配合等提出相应的护理方案。
  通过获悉国内外护理专业发展的现状,明确现代护理专业发展的方向。分析医院护理管理的现状,探讨发展临床护理专家的必要性。
  朱南孙教授系“朱氏妇科”第三代传人。其祖父朱南山、父亲朱小南先生均是中国著名的中医妇科大家。朱南孙教授从医60余载,潜心钻研前辈学术精华,融会贯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