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博雅教育概念的起源、发展和现代转型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imb_cli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的博雅教育概念可追溯至古希腊的术语“eleutherion epistemon”以及古罗马术语“artes liberales”和“Liberaliter educatione”。在古希腊罗马时代,这些概念指的是面向闲暇和财富的自由人阶层(亦即后来所理解的绅士)的全面的教育。它不是面向所有自由民的教育,而是面向“真正的自由人”的教育。公元16世纪,秉承古典文明的精神,英文形式的liberal education概念开始出现,并在18、19世纪演变为英国最有影响的一种教育学说。在这一时期的英语世界中,liberal education指的是面向绅士阶层的、非专业性的、文雅的教育。进入20世纪,liberal education概念开始转向现代,它扬弃了和绅士阶层、文雅理念的联系,在语义上从“博雅”转向“自由”,并与现代自由主义学说联系在一起,演变成了“自由教育”。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组成部分的教会女子学校,其传播“福音”的本质与实施女子教育之间充满了内在矛盾。作为异质文化出现的近代教会女学,经历了早期的被排斥、19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的逐步被接纳、20世纪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后融合到中国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几个阶段,表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教育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十一五”期间是中国教育学科的转型时期,面对生存与发展的挑战和危机,中国教育史研究坚持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的方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拓展研究领域,扩宽研究思路,更新研究方法,关注教育实践,呈现出五大发展趋势:一是“学科意识”日益增强,教育史学及教育学术史研究倍受关注;二是传统研究领域耕耘不辍,学科体系日趋完善;三是珍视中国教育经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四是关注现实教育问题,中
本文对农村教育口述史问题进行了探讨。经过教育史学界的老、中、青几代人的辛勤耕耘,中外教育史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得以深入拓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在社会转型期教育史研究如何贴近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把握国内外教育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教育史研究面临重大课题。过去的研究往往聚焦教育史上的重要人物,注重历史叙事中的重大事件,在关注区域研究中的城镇教育……,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
本文对美国教育史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分析。教育史是一个熟知和重要的领域。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它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像一些其他历史研究领域一样,教育史研究经历了解释性的辩论和围绕一些重大议题所形成的思想流派。在1960-1970年代,美国教育史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当时,一些学者向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关于学校在社会中作用的观点发起了挑战。当传统的史学家把学校看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历代美国人
本文对1865-1920年美国的知识生态与学术秩序进行了分析。美国內战后重建到一战结束的半个多世纪是一个重要的变迁时代,知识组织形态和学术秩序的变革构成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是社会行业专业化带动新一轮学术专业化,其次是在学术专业化的过程中,学科逐渐成为知识的组织形式。大约在1920前后,这样一种大学占支配地位,以学科制度为核心的知识生态环境已明显形成,各学科之间及学科专业内部的等级序列的轮廓
教育研究常被批评为不具有实用性,无助於教育问题的解决,这是从事教育研究者本身需要反省的。本研究以教育研究的实用程度来分类,认为具有实用性的教育研究应由主其事者自己去主导,就像行动研究一样,以实际的对象为样本来处理来发展出可行的解决办法。由於教育政策所需的常是大型应用研究,牵涉范围广泛,应该由教育行政机关自己来做,而不是行政机构以为资助了教育研究就可以得到该有的药方。不幸的是,教育行政机关一方面本身
在全球化竞争的影响下,课程地图在高等教育的革新中一直被认为具重要性,本文首先探究高等教育的课程地图论述,了解何谓课程地图,以及它的运作方式。发现当前的课程地图发展趋势通常和以成果为基础的学习作结合,也和就业准备有所关联,这样的地图指引学生朝向前途光明的康庄大道前进。本文以批判的眼光看待此种对课程地图的想法,试图在课程实践中探索另一种「地图」(map)或「绘图」(mapping)的意涵,这样的想法来
从时间视角看课堂对学生人生的意义,主要探讨学生如何通过课堂时间概念学会保持与时间的正确关系,即善于利用时间,充实生命。从空间视角看课堂对学生人生的意义,主要探讨学生如何理解课堂空间的意义,学会整理课堂空间,使其井然有序,产生秩序感、层次感、立体感、方位感、美观感。
电子媒介诞生之后,它为教育带来了一种“硬”的理想,这种理想不是基于人性所作出的一种“软”的乌托邦设计,而是依靠技术的物质力量所作出的一种理性预测。电子媒介的出现由于克服了参与教育发生的两个必不可少的要素——时间与空间的障碍,因而催生了一种“没有围墙”的学校的诞生。但人们在展望媒介技术的未来前景时往往持有一种技术中立的态度,认为媒介自身的偏好毫不重要,决定它们价值的是人的取向。这是一种典型的“后视镜
教师是谁?这实际上是对教师之为教师的本体性追问。教育必须以人的生活意义为目的。如何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幸福和关注人类命运则是教育的两个根本问题。师生间的“我-你”关系是教师存在之本体。教师作为以追求教育智慧为己任的教育专业人员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作为教师,要具有教育的哲学反思能力,能够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哲学意义上的反思,即能够对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最终目的不断进行反思。其次,作为教师,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