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联素在退变的腰椎小关节软骨下骨的表达及作用

来源 :第九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745480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腰痛的患者大约有40%来源于腰椎小关节炎(FJOA).因此,除了对椎间盘退化的研究之外,FJOA的研究对于预防腰痛是必要的.腰椎小关节是由软骨,滑膜和关节囊组成的滑膜关节,其特点与其他关节滑膜关节类似,如膝关节.然而,大多数关于骨关节炎(OA)的研究集中在膝关节.一些最近的研究表明膝关节OA可能是整个关节的疾病,包括关节软骨,软骨下骨,半月板,韧带和神经肌肉群.此外,软骨下骨在膝关节变性中起主要作用.然而,很少有研究评价腰椎小关节OA和软骨下骨的关系.我们旨在评估脂联素是否在腰椎小关节的软骨下骨中表达,并探讨脂联素在腰椎小关节的骨关节炎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由严重创伤、感染、骨肿瘤切除以及医源性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临床上常见.尤其是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依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手术清创会进一步增加骨缺损的范围,术中对骨组织活力的判断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骨搬运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应用以来,逐渐成为治疗大段骨缺损的标准方式,但愈合时间较长,术后护理不便,常需多次手术,并发症较多(如针道感染、松动,关节粘连僵硬,神经损伤等);骨移植抗感染
近年来,手术治疗已经成为有移位髋臼骨折治疗的"金标准",尽早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大大减少骨折并发症,使患者获得一个良好的临床预后.而在制定手术方案的过程中,术者应该选择何种手术入路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在选择手术入路之前,首先必须明确患者骨折类型的诊断,然后术者所选择的手术入路应该能够较好地显露骨折区域,尽可能的方便骨折的复位和钢板的放置.当然最终手术方案的确立,还必须权衡患者的一般身体状况及术
骨盆尤其是累及髋臼部位的恶性肿瘤危害极大,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切除的手术风险以及髋关节重建的功能预后不佳,较高的远处转移率等极大的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生命.由于骨盆解剖学以及生物力学的复杂性,恶性骨盆肿瘤广泛切除后骨缺损重建异常困难,重建后的长期功能预后较差、并发症多,所以一直是骨肿瘤外科治疗的难点与热点.对部分累及髋臼的原发骨恶性肿瘤,采用了个体化重建方式,避免使用大的金属半骨盆假体置换,获得
关节软骨无血管及神经分布,细胞密度及代谢活性低,因此极小的损伤也不能自我修复,通常需要外科手术进行干预.细胞治疗是应用间充质干细胞(MSCs)或软骨细胞移植到缺损部位,从而产生功能性修复.然而,这两种细胞的来源都有局限性:MSCs需要长时间的体外以获得足够数量的细胞,且在相同培养条件下较软骨细胞分泌更少的软骨基质;软骨细胞比MSCs在临床应用更广泛,但在体外扩增过程中去分化明显,失去正常软骨细胞表
四肢开放性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并且由于开放性骨折的皮肤黏膜损伤导致骨折端与外界环境接触,加之患者骨折创面常常受到污染,导致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的感染率居高不下,而四肢开放性骨折患者发生感染会加大临床治疗的难度,甚至会导致严重的不良预后,因此研究四肢开放性骨折的相关因素,从而提出预防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中,而对于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是否与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发生于青春期前后的最常见的脊柱畸形,发病率约为1.5%~3%.目前,针对AIS患者的临床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虽然AIS的病因未知,但是遗传因素在疾病的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早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AIS具有家族聚集现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
骨质疏松是一种潜在的骨代谢紊乱征,它通常会增加骨折及骨缺失的发病;在骨质疏松的骨质里,会有骨分化的减少和成骨细胞潜在减少,这种改变导致了骨质疏松患者骨量及骨盐含量的减少;而骨量与新骨的形成、坏死骨的替代过程相关,这些过程涉及骨的重建.骨代谢,骨重吸收、骨演变是通过神经系统来调节的.来自神经纤维的传导物质包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神经肽、P物质,都是用来调节骨组织和成骨细胞的活动.在掺锶CP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较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恶性骨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0.2%,原发骨肿瘤的15%.骨肉瘤每年发病率为2/630000~3/63000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主要发生于小于20岁较年轻的患者,男女比例约为1.4∶1,青少年的发病率更高(8-11/630000/年,15~19岁).由于骨肉瘤呈高度恶性,容易复发和转移,其预后极差,截肢3-5年后的生存率小于30%.虽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骨病之一,由骨质疏松症引发的骨折发病率逐年增高,这类型的骨折多存在局部微血管环境差、骨质量差、骨修复缓慢等多种不良因素.研究表明骨质疏松骨愈合时,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下降,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能力增强,导致骨折愈合的治疗较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增强,成骨分化能力则逐渐降低,在临床上表现为骨质疏松患者的骨量减少与髓腔内的脂肪增多.本实验用卵巢切除法建立骨质疏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引起骨损伤的发病率逐年提高,疾病存在血供环境差、骨质量差、骨修复缓慢等不良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类严重骨损伤所用的骨水泥以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以PMMA多见)为主,亦存在无降解、强度大(应力遮挡)、无生物活性等缺点,特定的疾病不良因素和上述缺点的叠加,大大削弱了骨损伤修复的效果,寻找一种多功能生物活性骨水泥成为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