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内皮微颗粒水平变化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fyz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测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患儿血浆CD144+/CD41b-, CD62E+,CD105+内皮微颗粒血清学水平的变化,并与川崎病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反应相联系,探讨川崎病各期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方法:将KD患儿按病期配对分成三组:急性期30例、亚急性期28例、恢复期40例,与健康儿童组12例及发热对照组12例对照。并根据不同检测结果将KD患儿分为不同的组。对以上儿童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CD144+/CD41b-, CD62E+,CD105+EMP比例及绝对数水平,并通过高频超声检测胧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分析其与CD144+/CD41b-, CD62E+,CD105+EMP比例及绝对数相关性。结果:患有川崎病的组CD144+/CD41b-, CD62E+,CD105+EMP绝对数水平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KD患儿急性期、亚急性期EMP水平均明显升高,恢复期呈下降趋势,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提示KD恢复期内皮损伤持续存在,EMP水平的监测可用于KD长期预后评估。EMP与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FMD)相关,提示内皮微颗粒能反应内皮损伤和(或)内皮功能障碍,是川崎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敏感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生后治疗一体化模式对于先心病救治方法、时机、疗效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在我院心儿科彩超室诊断为胎儿先心病,并且选择继续妊娠的有46例,指导选择生产医院
会议
数学一直是贯穿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初中是为学生数学学习打基础的关键阶段,教师必须要把握好这一阶段,利用高效的课堂
逻辑思维对于一个人作出如何的判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数学,老师应当有意识的提高学生逻辑思维,本文就如今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现状以及如何培养思维能力进行探究.
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于英语词汇、语法、阅读、习作教学当中,不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能力,还使学生建立体系化的语言架构,有助于打牢学生的语言基础,促进学生的主
小学语文教学是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并能够熟练的把的语言文字运用到生活中去.其中,“写”是在“听、说、读”三项能力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出来的,是重点也是难点.认识事物的基
  目的:探讨发生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先天性心脏病(CHD)肺动脉高压(PH)患儿,早期应用无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其CHF急性期症状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患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小学时期会积累大量数学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数学运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是做好数学学习基础最好的时期.本文将以小学数学课
  目的:探讨植入左房左室心外膜永久双腔起搏器治疗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可行性、优越性及疗效。方法:接受心外膜左房左室永久双腔起搏器植入患儿共8例。这些患儿术前均
会议
认真贯彻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①张文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100725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刚刚结束,我们隆重集会,表彰全国妇幼卫生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