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来源 :全国第十一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czxxz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了地方高校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原则与重点,并以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硕士为例,构建了工程硕士研究生"三契合"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合作全程协同育人机制,最终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
其他文献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42份政策文本中,包含了相关的课程考试政策.其中,政策文本的生命周期不一,政策文本的表现形式各异,对待是否考试的态度普遍相同,运用的考试术语出现类同,考试目的指向"理解程度"、"运用能力"和"接受程度",成绩构成一直坚持"结合论".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中研究生培养质量政策的文本分析,发现1954年以来,尤其是1998年以后,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在国家层面政策中呈现出渐变趋势,共有理念性质量、管制型质量、竞争性质量和技术性质量四种阶段性形象.在此过程中,研究生教育领域的质量形象从静态描述走向动态过程,从统一形象走向多元内涵,从极值质量走向常态质量,从整体数据走向主体经验,从行政评估要求转
将研究生招生质量定义为学校与培训机构招收新研究生的生源情况、数量、在招生过程中各环节工作设计与实施的程度及招收的学生与学校所能提供的平台匹配程度的综合情况.把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价指标分为生源评价指标、招生流程指标、生源与学校匹配度指标三大类,分别对各类指标下的小类进行细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招生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分析了研究生招生质量评价工作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环节.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问题,分析了传统评价方法的不足,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及其教育质量评价方法,讨论了该方法用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优势.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框架,结合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优点,提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于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
本文应用学习成果评估理念,探讨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盲审系统优化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目标是在把双盲抽检作为毕业前论文质量诊断手段的基础上,有效地结合毕业后研究生论文抽检和学位论文评优工作,以便最大地拓展已有资源的利用价值,为上海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学科建设和论文选优做出贡献.
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归根到底即为教育和人才的竞争.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逐渐拉开了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发展的新序幕.本文在对"双一流"建设背景做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前提下,重点就此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文化建设中专业基准建设进行研究与探讨.
教育与教学是密切相关却又彼此相异的概念,其中的不同不仅呈现于抽象层面的界定,更是体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应用环节.无论联系还是区别,皆受颇具时代背景及特征的价值取向所指引.纵观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是个剪不断的空间与时间逝去的交集汇总,中华传统传承和西方先进追随,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领域抹不去的印迹.价值取向、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从宏观到微观的视角探寻,终究领悟其中作用与反作用的理论机理.结
"双一流"背景下更加关注人才培养质量.工程博士作为新型专业学位,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文中在总结美英发达国家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调查梳理了国内工程博士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北京理工大学积极进行探索实践,通过五个方面对策大力提升工程博士培养质量: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大工程项目培育工程博士;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切实发挥双导师作用;科学构建课程体系,
解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本质和质量管理内涵,探究学位论文质量与管理的必然统一性.通过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形式、规范和水平四个构成要素以及输入、过程和输出三个阶段的质量管理现状,在管理机构和人员两个方面,探析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途径.
介绍了我国民航从业人员的工作特点、民航高层次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民航关键岗位人才能力需求,得到飞行、空中交通管理和机务维修三个关键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应该具备的胜任特征维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民航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改革策略: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位课程体系、建立灵活的工程实践机制和研究生培养监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