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坯料加热过程中固-液界面的传热特性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国压铸、挤压铸造、半固态加工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钢及Al-10Si合金研究其半固态坯料加热时,液相温度与固相颗粒半径对热传导行为的影响。试验发现,液相温度和固相颗粒半径对固相传热效果有影响,且固相颗粒半径的影响程度会受到液相温度的制约;固相升温状态主要取决于固-液两相区的温度场的传热效果。
其他文献
采用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了ADC12-RE合金半固态浆料,研究了RE含量以及保温时间、保温温度等工艺参数对半固态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近液相线保温处理,能有效的细化RE铝合金中的枝晶组织,球化晶粒.ADC12-RE合金半固态浆料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RE含量为0.6%,保温时间为15 min,浇注温度为585℃.在近液相线保温过程中,α-Al晶粒枝晶被熔断,成细等轴晶分布,晶粒尺寸和颗粒形貌得到
通过DSC分析、硬度测试和金相组织观察,确定了挤压铸造AZ80镁合金最佳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的温度和时间.结果表明,固溶处理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为410℃和5h,时效处理的最佳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70℃和16h,此时挤压铸造AZ80镁合金具有最高的布氏硬度81.8.
在挤压铸造铝合金轮毂研制初期,铸件时常出现表面线状缺陷。通过主要制造过程追踪、断口形貌和显微组织观察,确定了表面线状缺陷的形成原因是浇注温度和阳模温度偏高。将铝合金轮毂的浇注温度由700~ 720℃降低到680~700℃、模具温度由120 ~220℃降低到120~ 160℃,在后续的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再未出现表面线状缺陷。
选择常用的ZL101A、ZL201A铸造铝合金和2A50、2A14、2A12、7A04变形铝合金,采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φ100 mm×150 mm的试件,进行微观组织观察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试验合金在挤压铸造状态下均为晶粒细小的铸态组织,拉伸试样断口形貌呈韧性断裂特征,ZL101A、ZL201A、2A50、2A14、2A12、7A04合金在200 MPa压力下的力学性能分别为Rm≥295 M
对直径为φ230 mm的大尺寸高镍铸铁耐磨镶圈增强活塞进行了铸造后裙部淬火、钻销孔T6(固溶后裙部淬火+人工时效)和不钻销孔T6(固溶后裙部淬火+人工时效)3种热处理。结果表明,采用钻销孔后T6(固溶后裙部淬火+人工时效)处理的活塞其组织细化,抗拉强度高。
选用ADC12铝合金,采用压铸机进行铝合金连杆挤压铸造生产,主要铸造缺陷是:缩孔缩松、冷隔、热处理鼓泡等。通过对发动机铝合金连杆补缩研究,发现挤压力、挤压速度、铝水温度、补缩通道、热节圆直径等影响产品的缩孔缩松,而且对缩孔缩松的作用相互之间有影响。
采用拉伸性能测试、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手段研究了不同铁含量的挤压铸造Al-5.0Cu-0.6Mn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铁含量从0.1%(质量分数)增加到1.5%时,合金中将出现4种富铁相,分别为αwe[Al15 (FeMn)3 (CuSi)2]相、3-Fe(Al7Cu2 Fe)相、Al3 (FeMn)相和Al6(FeMn)相.在75MPa挤压压力下,铁含量为0.5%的合金中的针状
根据挤压铸造成形要求,对原有汽车球墨铸铁转向节的几何结构进行了简化与改进。完成了AlSiMg合金转向节挤压铸造成形试验,分析了铸态和T6热处理下的转向节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热处理可以有效提高转向节的力学性能,挤压铸造AlSiMg转向节具有良好的、均匀的韧性。
通过对Al-Zn-Mg-Cu合金复合添加微量Sc、Zr元素,研究了其在普通金属型铸造和挤压铸造态的组织性能。结果发现,通过Sc、Zr的复合添加,有效细化了Al-Zn-Mg-Cu合金的铸态组织,改善了枝晶偏析,提高了合金力学性能;通过挤压铸造成型,不仅可以改善合金的致密性,减少疏松、裂纹等缺陷的产生,同时压力对合金凝固组织具有一定细化作用。通过微合金化和挤压铸造成型方式的结合,最终可得到均匀细化、致
通过对ZL102铝硅合金中分别加入3%的Cu、11%的Zn以及同时加入3%的Cu和11%的Zn后进行挤压铸造,对其力学性能、显微组织、断口形貌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AlSi7Cu3合金最佳工艺方案是:模具预热温度为200℃,压力为140 kN,保压时间为12s,浇注温度为700℃;AlSi7Zn11合金最佳工艺方案是:模具预热温度为200℃,压力为120 kN,保压时间为10s,浇注温度为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