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端粒酶逆转录酶的临床病理学和预后关系的研究

来源 :第三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fhv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端粒酶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尽管端粒酶能够在70-90%的恶性肿瘤细胞中检测到活性,但是它的活性与恶性肿瘤病人预后的关系仍旧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索端粒酶的核心组分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t4ptasehTERT)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评估完全切除术后病人预后的意义。 方法:1999年9月至2000年12月间澳大利亚伊丽莎白女王医院对59例结直肠癌病人施行了完全切除术。手术切除标本均取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各一份并提取RNA,应用定量实时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RT-PCR)检测它们的hTERT mRNA含量。随访2-59个月(中位数28个月),随访率100%,分析肿瘤组织hTERTmRNA含量和肿瘤组织/正常组织hTERTmRNA含量的差异与病人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以及它们与预后的关系。 结果:所有的肿瘤组织hTERT表达均为阳性,59份正常组织中有27份(45.8%)显示hTERT表达阳性。50份(84.7%)肿瘤组织的hTERT mRNA含量较相应的正常组织的高。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的hTERt表达量与病人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均无相关性。在32例Dukes’A或B期的病人中,18例(56%)的肿瘤组织hTERT。表达量低于0.6,他们较肿瘤组织hTERT表达量高于0.6的14例(44%)病人的预后好;20例(62%)的肿瘤组织/正常组织hTERT表达差异程度低于0.5,他们较肿瘤组织/正常组织hTERT表达差异程度高于0.5的12例(38%)病人的预后好。在27例Dukes’C或D期病人中,应用统计学方法不能在肿瘤组织hTERT表达量和肿瘤组织/正常组织hTERT表达差异程度找到一个分离点(cut-off value)区分出预后差的病人。 结论:HTERT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量和肿瘤组织/正常组织hTERT表达差异程度可能是Dukes’A和B期结直肠癌病人的预后因素。
其他文献
脑干肿瘤约占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0-20%,约占后颅凹肿瘤的25%,其中75-85%的患者为高级别、浸润性生长的肿瘤,其2年生存期仅为10-15%1,2。对于这类浸润性生长的肿瘤手术切除困难,放疗及化疗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恶性胶质瘤是脑干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肿瘤。Aboody KS等于2000年发现神经干细胞具有胶质瘤趋向件后,能追踪向正常脑组织浸润的肿瘤细胞,IL-4、CD和IL-12转基
由肿瘤生成细胞生成肿瘤的理论一经提出就得到了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就胶质瘤而言,从未被怀疑过的Baiely和cushing的由正常胶质细胞恶变成胶质瘤的学说遭到了强烈挑战。进一步的研究是用足够的证据证明中枢神经系统中潜在着能生成胶质瘤的特殊细胞。目前,仅在肿瘤细胞群中找到了这类细胞。
目的:总结分析含THP方案治疗初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在1997年1月-2003年12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共收治经含THP方案治疗NHL患者392例,均经REAL分型确诊,现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用含THP方案(绝大多数为CHOP方案)化疗加或不加放疗的近期疗效、毒性和远期生存率。结果:本组NHL患者中,T细胞性占23.2%,B细胞性占68.4%,未分类者8.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与诺维本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17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E方案组(59例):紫杉醇135mg/m2第1天静脉滴注,表阿霉素60mg/m2第2天静脉推注;和NE方案组(58例):诺维本25mg/m2第1、8天静脉滴注,表阿霉素60mg/m2第1天静脉推注。28天为一周期,两组具有可比性,在治疗2-3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TE组总有效率
目的:比较术前不同检查对早期乳腺癌多原发灶的检出情况。方法:对35例有保乳意向的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前钼靶,B超和核磁共振(MRI)检查,比较对乳癌多发灶的发现率及对治疗方案的改变情况。结果:MRI发现乳癌多原发灶6例(17.14%),钼靶和B超均未发现多发灶;6例多发灶患者改行改良根治术,病理证实均为多原发癌。结论:MRI对乳腺多灶性病变的诊断较钼靶和B超具有明显优势,为早期乳腺癌患者选择是否行保乳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治疗选择之一,近几年学者们在乳腺癌放射治疗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如照射靶区的选择、剂量分割模式的探讨、适形调强放疗的应用、放化疗顺序的优化等。随着对危险人群普查策略的推广应用,临床确诊的乳腺癌中DCIS所占比例明显增加。DCIS的治疗选择尚不统一,目前的主要选择方式包括乳房切除、局部肿瘤切除加放射治疗和单纯局部肿瘤切除。长期以来乳房切除一直是DCIS治疗的常规选择,但随着保留
内分泌治疗是乳癌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896年英国学者Beatson采用卵巢切除术治疗绝经前晚期乳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三苯氧胺的问世成为乳癌内分泌药物治疗的里程碑,九十年代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的问世则使乳癌内分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在激素依赖性复发转移乳癌的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在改善晚期病人的生存、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预防术后复发转移的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内分泌治疗同样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20世纪末的统计资料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该病。同样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中国大陆京、津、沪等大城市的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二位。在基础研究方面,笔者已经知道某些遗传基因突变的携带者发生乳腺癌的机会会明显的增加;而新型的多基因分析手段——“基因芯片”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准确的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和疗效;更值得
目的:总结经皮射频消融(PRFA)治疗不同类型肝癌的疗效和经验。方法:1999年8月至2003年6月期间,采用经皮射频消融治疗不同类型肝癌共183例,46例结合经皮肝动脉栓塞化疗;114例同时行PRFA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术。结果:全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87.22%、63.62%和43.88%。按肿瘤最大直径分组,A(直径≤3cm)组的1、2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2.00%、77.85%和61
目的:探讨我国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手术适应证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4年连续施行的170例原位肝移植手术,对其中原发性肝癌62例的临床分期,手术方式及术后长期生存情况等进行分析,探讨手术指征及效果。结果:62例肝癌肝移植病人,随访1-39月,住院期间死亡4例(6.45%),存活病例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29.31%,41.38%及58.06;1、2、3年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