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α-AlO催化剂的热分解过程研究

来源 :第八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terti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用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温度对催化剂银粒分布的影响.通过用α-Al<,2>O<,3>过量浸渍草酸根的乙二胺水溶液进行制备,并测试了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长钢的实际,分析了HRB335钢铸坯脱方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取得的效果。
本文以攀钢四流大方坯连铸中间包为研究对象,根据相似原理建立了1:4中间包物理模型。通过水力学物理模拟和数值计算,研究了非等温过程中不同控流装置下的中间包内钢液流动和传热行为,并优化出合理的控流装置方案。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中间包控流装置能够使流场和温度分布更加合理,最终达到均匀多流中间包各流的温度,促进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去除的效果。
本文用不同比例的硅灰石和海泡石混合填充腰果壳油改性酚醛树脂,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面镍离子注入处理。通过摩擦磨损实验来考察矿物填充及离子注入对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灰石和海泡石填充酚醛树脂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随着硅灰石所占比例的提高而下降;质量磨损率随着硅灰石含量的提高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且在酚醛树脂、硅灰石、海泡石三者比例为7∶4∶3时的磨损率最小。离子注入能有效降低复合材料的摩擦
提出了一种用有机粘土改善润滑油性能的新方法。采用季铵盐作为表面活性剂通过键合和离子交换对粘土进行表面修饰制得了有机粘土.在M-200和MS-8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有机粘土的摩擦学特性,采用红外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了粘土的有机活化和分散效果、用SEM和EDS分析了磨损表面形貌和表面膜元素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有机粘土在润滑油中有很好的分散性,作为添加剂存在一个最佳的添加量
本文采用激光熔覆的方法,以45钢为基体,Ni60B自熔性合金粉末为基体相,微米和纳米WC-12%Co为增强相,研究制备了WC-12%Co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涂层.采用MM200环块磨损试验机,对熔覆涂层在干摩擦滑动磨损条件下进行相同载荷不同磨损距离的磨损试验,分析了涂层在干摩擦磨损中的析出现象。试验结果表明:磨损后,两种熔覆涂层的表面显微硬度均比磨损前有所提高;磨损过程中,熔覆涂层中有析出现象;析出
在一台环境可控的原子力显微镜上,利用球形金刚石针尖实验研究了单晶硅(100)在大气和真空条件下的切向纳动运行和损伤特征。试验载荷分别为10μN和50μN,纳动位移幅值为3.5nm~200nm.结果表明,载荷对纳动运行的分区有很大影响,载荷越大,针尖越不容易滑动,纳动粘着区向高位移幅值方向移动.在粘着区和过渡区,纳动摩擦力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基本稳定,而在完全滑移区,摩擦力随循环次数增加而降低.另外,纳
利用中频磁控溅射技术,分别溅射硼靶和石墨靶,在单晶硅衬底上制备了BCN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薄膜的表面形貌和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利用UMT摩擦磨损试验机分别考察BCN薄膜和类金刚石碳膜(DLC)在1-正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润滑剂润滑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考察了薄膜在离子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BCN薄膜均匀
基于含颗粒润滑油对活塞-缸套系统润滑性能影响的重要性,设计并进行了沙尘环境下内燃机缸套的磨损试验。通过测量缸套内表面形貌测量分析得出沙尘颗粒加剧了缸套的磨损,在活塞主推力边一侧缸套的磨损异常严重,形成严重偏磨的结论;利用油样铁谱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论。本文的研究成果为含颗粒油润滑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际参考。
利用火焰喷涂制备了FEP涂层,研究了涂层在水润滑下及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并对比研究了在水润滑下涂层与整体FEP材料的摩擦行为.结果表明:水作为介质,能够有效的降低FEP涂层与GCr15钢球对磨的摩擦系数,但磨损率却大于在干摩擦时的磨损率;对比FEP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与模压FEP聚合物整体材料在水润滑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的不同,发现相同试验条件,在水润滑下,FEP涂层的摩擦系数明显地低于模
考察了催化剂的CO氧化活性,用TPR、XRD技术进行表征,探讨了CeO和Ag之间的共助催化作用,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Ag-Ce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得出:高温焙烧后高分散的AgO减少是导致催化活性下降的原因.CeO与Ag组成的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活性高于比单组分的CeO或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