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

来源 :第六届全国中外合作办学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ncheng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已颇具规模,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中必然面临的问题.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国外教育机构十分看好中国教育市场的发展前景,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同时,质量保证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前提,提高效益是高等教育存在与发展的目的.因此,本文就如何处理规模、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保证中外合作办学在高等教育中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做一些探讨,指出高质量的教学是实现合作办学社会效益的前提,规模是实现合作办学经济效益的前提,效益反过来又会影响教学质量和规模。确保中外合作办学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协调性就要保证规模,质量,效益三者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课程作为大学的核心要素,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手段和平台.尽管课程的发展呈现多样性,但大学的学科、专业和课程相互促进,统一于大学的
课程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加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开发研究,是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它基于对OBE教育理念的学习理解,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
大力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是适应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必由之路.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整体上存在与专业教育脱节、
会议
艺术教育有别于一般的学科教育,需要在更广泛意义上建立资源观.充分挖掘学校的政策支持、环境配置、艺术教育时间分配、艺术素材信息等因素,将凡是能促进艺术教育开展的因素
针对高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内容、分值计算等存在的瑕疵,提出了CSWM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理论,在目标学校开展了测评实践.运用对比分析法研究了在"六同条件"下该理论
中国研究生教育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面临着挑战.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的研究现状.研究生督学视阈下中
会议
布朗大学自主选择性课程、南京大学大理科教学模式等中外课程开发案例,初步彰显了服务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表征.以服务学生自主发展为目的的大学课程将改变原有的大学理念,使
Ⅰ.はじ めに内容1.はじめに2.高等教育力リキュラムの社会学3.高等教育力リキュラム政策の動向(1)中央教育審議会答申の経緯(2)AL制度化の歴史—日米比較(3)AL導入と教育改
会议
本文简述了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介绍了英国专业标准框架,探讨了英国高教学会的框架系列和工具包,以及国际活动。
印度理工学院能在短短60年的建校历史间,快速发展,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与其坚持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道路分不开.其国际合作办学有观念先行、定位明确、特色突出等特点,其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