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早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效应定位试验与定量模拟

来源 :2016年陕西省农作物学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enix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少雨和土壤瘠薄是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以秸秆覆盖免耕和深松为主的保护性耕作,能增加地表覆盖物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自然降水多蓄少耗,减轻水蚀和风蚀,有利于蓄水保墒、培肥地力和增产节本。但长期连续实施单一秸秆覆盖免耕或深松,易导致土壤结构紧实、表层养分富集等弊端凸显。在不同年份将秸秆覆盖免耕、秸秆覆盖深松和秸秆还田翻耕轮换组成不同土壤轮耕模式,有利于克服和避免单一耕作措施的弊端。通过渭北旱塬麦田长期保护性轮耕定位试验和定量模拟研究,评价麦田不同保护性轮耕模式的蓄水保墒、土壤培肥和作物增产效应,强化农田耕地质量提升能力,有利于实现“藏粮于土”战略,促进渭北旱塬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食用植物油60%左右依赖进口,供需矛盾突出,然而作为第一大油料作物-油菜品种的产量水平近30年却一直徘徊3000~3750kg/hm2之间,未有大的突破,产量水平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进行油菜光合生理的研究、筛选(创造)高光效种质、结合杂优利用进行高光效育种是打破油菜产量水平长期徘徊不前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和今后油菜高产育种的重要内容;相对于大豆、水稻、小麦等作物,油
了解苦荞产区资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可以为挖掘功能基因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参考.本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模糊隶属函数方法对苦荞8个植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合SSR分子标记方法,利用PowerMarker3.25和Structure2.3.4对83份苦荞产区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8个植株性状分布较分散,大部分植株性状间呈现显著相关;株高和主茎粗变异系数最大,
油菜是十字花科(Brassicaceae)芸薹属(Brassica)的一种油料作物,种皮颜色表现类型多样,如黄色、黄褐色、红褐色、褐色、黑色等。相同的遗传背景下,黄籽油菜较黑籽油菜具有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种皮薄,皮壳率低;纤维素含量低;氮磷钾素的利用率高、生物柴油的制作成本低等优点,因此黄籽性状在油菜育种中倍受关注。黄烷酮3-羟化酶基因(F3H)是控制黄酮类化合物代谢途径上的关键基因,通过前期研
开花是被子植物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标志着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花器官的形成更是植物有性生殖的关键.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是一种短日照开花作物,具有适应性广和生物质产量高等特点,在国际上广泛被认定为模式能源植物.前期研究发现:伸长期第4期的柳枝稷茎顶端组织在穗芽诱导培养基上培养,能够使已分化的花器官逆向发育形成穗芽.为探索柳枝稷穗芽形成机制,对穗芽诱导培
通过68个分布于棉花全基因组的SSR标记,对54份陕棉抗病种质及其衍生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陆地棉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7333~0.9872.其中,相似系数≤0.9的为11.1%,相似系数≥0.95的占55.6%,相似系数在0.90~0.95的占33.3%.PIC值在0.17~0.65,平均为0.41.根据UPGMA法聚类结果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877时将54个品种分为5类,
对马铃薯全粉进行干热处理,研究不同干热处理时间和温度对马铃薯全粉的还原糖、溶胀度、吸油性、冻融稳定性和糊化等基本性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着干热处理时间的延长,马铃薯全粉的还原糖含量、溶解度、膨胀度、吸油性、冻融稳定性,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均随之降低,凝沉性反之。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马铃薯全粉的还原糖含量、溶解度、膨胀度、吸油性、冻融稳定性、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和糊化温度亦
杂粮生育期短,抗旱耐瘠,适应性广,是我国广大旱区生态严酷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区域性很强的特色农作物,在维持这些地区的粮食安全、社会稳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抗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新石器时代开始,杂粮成为养育中华儿女的古老农作物,随着城乡人民温饱问题的解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主食消费已不再满足于追求大米、白面,而是用小杂粮来丰富主食结构,在注重营养的同时更加注重食物的多样化
茶叶是我省农业五大支柱产业之一,是陕南地区农业的核心产业,截止2015年6月底,全省建成茶园203.1万亩,干毛茶产量4.3万吨,产值75.2亿兀.茶产业已成为陕南地区富民产业.本文对汉中茶区地方群体种和老茶树资源现状、价值、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研究进展作了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地方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高通量实验技术的飞速发展与生物数据的爆炸式增长推动生命科学研究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传统统计学方法在分析基因组、转录组等组学数据时存在诸多问题,亟需先进、高效的分析方法与技术。
“冬壮、春稳、夏不衰”,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经验。多年栽培实践表明,冬小麦由稀长密要增产,由密长稀要减产。高产田块一般是“低群体,壮个体,大穗大粒夺高产”的途径。所以冬小麦田间苗情诊断技术是因苗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