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定而后动:抗战大后方形成的应然性考察--以1935年蒋介石首次入川为中心

来源 :中国史跨学科博士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取得战争的胜利,稳固且资源丰富的大后方是关键性因素之一.1935年蒋介石首次入川统一川政、建立重庆行营、发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经营和建设重庆等一系列谋划和行动,表明建立以四川为中心的抗战大后方,是对日作战的战略需要且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已有所筹划.本文以蒋介石1935年首次入川为中心,证明蒋介石于1935年首次入川并不仅是“剿匪”,同样有寻找抗战大后方的战略考量,随着西南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和抗战形势的发展,是蒋介石确定以四川为中心的大后方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应然选择.
其他文献
"长城"一词始见于战国文献,2011年出版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二)即《系年》中就见有"晋敬公立十又一年……齐人焉始为长城于济,自南山属之北海"的记载.时至今日,虽然学界对于长城的准确界定,或以文献记载,或以建筑形态,或以功能为依据而有所差异,但其中一点是为学界基本认同的:即长城属于战略防御设施,是具有全局性、长久性的军事战略工程.就其本质而言,人们比较一致的认识是——长城是防御用的绵亘不绝的
近年,海岱区域先秦考古工作既配合工程建设所需,又立科研课题主动发掘,由此取得一系列科学成果.如新泰田齐陶文之发现和周家庄东周墓地之发掘,在齐国都城临淄之外出土大量陶文——由此对齐鲁体系东周文字的分域断代以及与都城所见陶文进行比较研究,探索齐国商业经济的宏观布局;尤其出土数量众多的青铜兵器,其中不少带有铭文,单个墓葬出土兵器数量之多堪居同时期之首,凡此将见于文献记载的信史与地下出土资料相合证,对研究
齐国自分邦建国以来,大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富甲一方,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之一,在整个东周时期势力强大,对周边地区有重要影响.鲁东南地区是周代莒文化的重要分布区,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进入东周时期以来,鲁东南部分墓葬资料呈现出齐文化特征,结合文献记载,应与齐国南下扩张、莒国势力逐渐衰亡而形成的文化融合有关.本文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就鲁东南和苏北地区齐文化遗存进行初步分析.文中鲁东南苏北地区范
即墨故城遗址是山东胶东地区最重要的古文化遗址之一,现已列入山东省遗址公园立项名单,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与科学研究价值.即墨故城因齐威王时期即墨大夫的吏治廉洁、业绩辉煌而声名远扬;同时因为田单曾在古即墨城下以火牛阵大破燕军而闻名遐迩;还因胶东国康王都此,人称"康王城".即墨故城遗址不仅民间传说众多,其社会知名度亦甚高,在当地有深远的影响,其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普遍被社会公众接受,因而也具有重要的社会宣传效
东周时期诸侯王陵代表了最高级的埋葬制度,是考古学和历史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列国争霸的大环境下,文化激烈交流碰撞,产生了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陵墓文化.战国时期三晋地接或近田齐,陵墓上的共性与个性同样突出.本文拟从考古工作较多的韩、魏、赵三国王陵的考古成果上,管窥考古工作较少的田齐王陵的特点与大致内涵.
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佉卢文书是研究古代佉卢文使用国家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法律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佉卢文书的发现,除了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处外,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亦有发现,尤其是尼雅等地出土的佉卢文书为大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关佉卢文的出土资料及传世文献的释读、整理与研究,尤其是法律、社会、经济类文书的发表、出版逐渐增多,故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
清代河南的理学发展始终较为兴盛,未受到乾嘉汉学兴起的根本冲击.它处于官方意识形态保障和地方官员支持的大背景下,并在清初中州名儒的集群效应及书院教学活动中定下主基调.中州学术史著作在清代大量问世,重申的是理学“道统”论和中州理学学脉的正统性,这种重宋明理学而轻汉唐经学的指向同时体现在中州文献的整理中,一并加固着理学的主体地位并使汉学的兴起缺乏必要的思想和文献资源.清代中州理学的延续起到了保存文化传统
地层构造是自然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历史聚落地理研究者在分析聚落空间分布特征时亦应关注地层构造.西南地区的川东平行岭谷区和大巴山区是典型的褶皱地层构造.场镇在一县之中是一类尤为重要的聚落,本文选取嘉道年间大巴山区的城口厅和川东平行岭谷区的梁山县为研究对象,试析褶皱地层构造与场镇空间分布之间的相关性.
全面抗战爆发后,随着战局的变化和国民政府西迁,亟须将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善本内迁.但由于当时浙江省政府及教育厅的掣肘和腐败,致使库书转移运费和交通工具受限.时任浙江省图书馆馆长的陈训慈不得不为文澜阁《四库全书》的转移多方斡旋,同时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也积极向教育部致电力争迁至后方.最终这批珍贵典籍在多方协助下得以西迁贵州,开启了文澜阁《四库全书》的抗战文化苦旅.九年间,辗转浙、闽、赣、湘、黔、川六省
通州师范学校是中国最早的师范学校,也是比较早就聘请日本教习的师范学校.为了学习日本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张謇为通州师范学校聘请过7位日本教习,他们大多都完成了张謇交托的教育任务,完善了通州师范学校的制度,提高了师范生的教育水平,紧密了通州师范学校校友之间的联系.7位教习中,有3位曾在日本明治末期爆发的教科书疑狱事件中被判犯有受贿罪.选择这样的教习,一方面是因为张謇受制于南通教育资金的缺乏;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