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督过失理论与我国的刑事法制建设

来源 :上海市学位委员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监督过失理论是日、德等国的刑法学界为了解决上层领导人、管理人和组织经营人因监督不力而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责任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过失理论。监督过失犯罪的主体、因果关系、实行行为、注意义务等与一般过失犯罪不同。我国刑事法制包含监督过失内容,但明显不完备,应当构建监督过失犯罪罪名体系。
其他文献
2008年发生的许霆案使关于法律解释的研究又一次成为法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法律解释是法律适用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一种法律方法,本文以刑法解释为例,通过梳理法律解释的主要理论和基本方法,旨在分析在中国当下语境中这些理论与方法的可适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传统法律解释的视角之外的新的维度——法律解释的立场,并试图通过对法律解释场域中各主体的立场、立场的形成、立场背后隐含的社会和法律意义的分析,
刑法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通过惩罚犯罪来保护人民,稳定社会,但另一方面限制甚至牺牲了某个个体或某些群体的自由。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刑法的负作用降低至最小范围,这就要坚持刑法谦抑主义,让刑法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的刑事立法有明显的犯罪化趋势,其中一重要表现就是通过历次的刑法修正案,不断扩大了犯罪圈。本文以刑法修正案(七)为视角,通过评析犯罪圈日益扩大的原因以及影响,阐释作
吴保全案又一次将诽谤罪推向了风口浪尖。作为对言论自由限制的诽谤罪,存在着滥诉的状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在宪政维度下对其进行考察。首先可以肯定诽谤罪并不违宪。但是,在立法、司法之时必须考量言论自由的重大价值。若有确实的依据,即使是不事实的言论也应该予以保护。只有在诽谤导致官员有承担法律之虞的情况下,官员的名誉权始受保护。“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并非诽谤罪所保护的法益,其法律性质是实害犯。“
以今年最新的两个“示众”刑事个案为例,展示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刑法的刑罚功用的不同认识,重新解读刑事古典学派的两种刑罚正义观(功利论、报应论)与司法公正的关系。笔者将对两种正义观进行语义分析,并对其与司法公正的关系谈谈自己的理解,并回顾文首的两则个案,揭示权利的救济、权力的正当配置等核心问题,以便为当今司法实务部门有所裨益。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刑法由主观主义向客观主义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对侵犯财产犯罪的刑事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立法对财产犯罪的对象作出了扩大规定,从传统的有体物、无体物扩大到了财产性利益,从而实现了刑法对新型财产的保护。本为将以盗窃罪为视角,以盗窃罪对象的具体变化为主线,反观30年来我国刑法观念的变迁。
自古以来,刑讯逼供总与冤假错案结伴而行,几乎每一个冤案背后,都能找到刑讯逼供的罪恶身影。本文拟从刑法人权保障机能的角度,分析刑讯逼供的产生原因及遏制对策,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间接故意是罪过形式中最难界定的一种,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均存在争议。在我国刑法语境下,应当以《刑法》第14条为根据,通过间接故意与直接故意、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易与之含混的罪过形式进行界分,正确厘定间接故意的范畴。间接故意是行为时基于主观上介入了其他独立意识和行为与对行为所造成结果的预判而产生的,对危害结果的允许和认同的心态。
期待可能性从其诞生之日起,经不断完善和发展,已在大陆法系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占有重要的地位,即便其余欧洲国家的刑法理论和刑事审判实践也深受其影响。追根溯源,期待可能性理论具有较大生命力使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对行为人本身进行关注,就人性的脆弱给予尊重和宽容,体现了谦抑宽和的刑法精神。在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将其引入到我国既有刑法理论研究体系中来,对缓解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情理与法冲
传统犯罪对象理论在犯罪对象的内容及功能的界定上值得称道,却存在某些结论与其理论基础相互冲突的问题。消除犯罪对象理论体系内部的矛盾,有两条路径可供选择:一是引入新的概念重构理论,二是站在新的视角解释理论。前者会导致概念使用上的混乱并产生新的理论缺陷,后者既坚持了传统犯罪对象理论中的合理部分,又弥补了原理论存在的不足,有利于刑法理论的承继与发展。
探究陀螺果(Melliodendron xylocarpum)种子萌发适宜条件和不同光强下陀螺果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差异,旨在揭示陀螺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规律,为陀螺果的保护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浙江杭州植物园、广东韶关天井山林场采集的陀螺果为研究材料,测定对比分析果实形态特征、生活力和吸水性,然后进行不同硫酸浓度(0为蒸馏水、10%、20%、30%、40%)、不同浸泡时间(2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