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145细胞内表达GP5蛋白对PRRSV感染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学分会暨中国免疫学会兽医免疫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在体外研究GPS表达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易感细胞Mac-145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慢病毒介导成功构建稳定表达GP5蛋白的Marc-145细胞系;首先对该细胞系的细胞活性,细胞凋亡检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GP5在Marc-145内表达并未影响细胞活性和诱导细胞凋亡;然后为了分析GP5蛋白表达对PRRSV感染的影响,利用不同致病性PRRSV毒株VR-2332,HP-PRRSV/JXA1,HP-PRRSV/SD 16分别感染高效表达GP5的Marc-145细胞,结果显示,GP5蛋白在Marc-145细胞内的预表达显著抑制了PRRSV的后续感染;为了明确对PRRSV感染的抑制作用是阻断了病毒的吸附还是抑制了病毒的复制,通过荧光定量PCR对病毒的吸附和病毒吸附后在细胞的复制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GPS蛋白表达没有影响病毒对细胞的吸附,而是抑制了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通过对1型干扰素基因转录水平和启动子活性进行分析,GP5的表达导致细胞内INF-β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启动子活性明显增强。由此,GPS蛋白体外细胞内表达对PRRSV感染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极可能是由GP5的表达诱导了细胞内INF-β的产生导致的。
其他文献
在兔出血症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60的N端插入双串联OVA CD8+T细胞表位(ovalbumin,卵清蛋白第257-264位氨基酸),研究外源片段对VP60蛋白表达及病毒样颗粒(VLPs)装配的影响,分析VP60作为载体的可行性和对外源基因长度的耐受性.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将双串联OVA CD8+T细胞表位(257aa-264aa)插入至RHDV衣壳蛋白VP60基因序列的N端,得到重组VP60基因.
采用RT-PCR方法从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HNV)中扩增RNA获得1176 bp的核衣壳蛋白(N)基因,将其插入pFB-LIC-Bse杆状病毒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FB-LIC-Bse-N,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 10Bac中,获得重组杆粒rBacmid-N.再将其转染至sf9昆虫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IFA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N蛋白可以被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
乙型脑炎病毒靶向中枢神经系统,引发神经炎症.miRNAs是一类具有重要调控功能的小RNA分子,目前有关miRNAs对JEV诱导产生的神经炎症的调控知之甚少.本研究中,miR-15b在JEV感染的星形胶质细胞U251中表达上调,在灭活病毒感染的细胞中变化不明显.过表达miR-15b能促进JEV诱导产生的炎症反应,而抑制内源性miR-15b能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及western blo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茵的prfA基因编码一个温度控制启动蛋白,具有在37℃条件下启动下游基因表达的功能.为构建新型原核温控诱导表达载体,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prfA基因,并将其与EGFP或DsRed基因分别插入到pET28a和pUC19载体中,构建pET-prfA-EGFP和pUC-prfA-DsRed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37℃条件下培养,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菌中荧
为探索大蒜和芦荟对耐药质粒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一株多重耐药性嗜水气单胞菌,分别采用大蒜、芦荟及两者等比混合物,对该茵进行质粒消除.结果表明,单一的大蒜和芦荟对耐药质粒没有消除作用,而两者的等比混合物成功的将耐药质粒消除,且消除率达到90%.其中质粒消除不完全的细菌恢复了对呋喃唑酮、链霉素、诺氟沙星、恩诺沙星和利福平的敏感性;质粒完全消除的细菌恢复了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唑酮、强力
猪圆环病毒(PCV)基因组为单链、环状DNA.PCV基因组在自身编码蛋白Rep和Rep及宿主分子的参与下以滚环复制机制(Rolling-circle replication,RCR)进行复制.Rep和Rep结合到PCV部分复制起点组成的双链DNA片段上,但这2种蛋白的结合位点有细微差别.在DNA合成期间,PCV DNA复制起始区域(含有一对反向重复序列)存在于一个非稳定的四链结构中(熔炉模型),这
顶复门原虫对人类健康以及畜牧业生产危害严重,其入侵会激发机体的抵御机制,引起机体促炎反应,进而给机体造成伤害,使用基因工程疫苗可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从而阻止虫体入侵.在抗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免疫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初免-加强(Prime-boost)免疫策略可以使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更强、更持久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其不仅在抗病毒、细茵感染过程中取得长足发展,也在抗寄生虫感染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核酸扩增技术,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好、视觉直观检测、对仪器要求低、价格便宜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本文综述了LAMP技术在9种鸭病原微生物——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鸭副黏病毒,鸭圆环病毒,鸭浆膜炎,沙门氏菌的
会议
病原菌的致病作用是多种毒力因子参与下的病原菌-宿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一般来说,由于环境条件的显著差异,病原菌在体内外所表达的蛋白质是明显不同的,相信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与病原菌的致病作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病原菌致病相关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对于阐明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及寻找潜在的药物靶标和疫苗靶分子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本研究小组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铁离子是鸭疫里默氏杆菌重要的生长因子,能调控该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