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升船机对接停位运行分析

来源 :中国航海学会船闸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fei223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升船机是目前世界上技术难度和规模最大的升船机,已于2016 年9 月18 日正式开启试通航.据统计,截至2018 年4 月,三峡升船机运行达6900 厢次,通过船舶约4200 艘次,旅客近7800 人次,货物通过量超过120 万吨.三峡升船机自投入使用以来,运行总体平稳持续向好,为国内升船机行业发展奠定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作为船舶通过三峡枢纽的快速通道,三峡升船机通航环境复杂,上游水位变幅达30 米,下游水位变率快,每小时变幅达0.5 米及以上.运行工艺复杂,双重冗余、多重闭锁及严格的控制精度,以保证运行万无一失.三峡升船机运行工艺过程总体分为解除对接和对接两个部分.解除对接即解除船厢与闸首的相互接触,使船厢区域独立隔离于外部航道.对接过程与之相反,对接是船厢对外围航道开放的过程,即船厢运行停至适当的位置,船厢密封机构作用于闸首使船厢与闸首连成一体,船厢与闸首门开启从而使升船机处于通航状态,所以对接停位是运行安全的关键,对接停位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通航效率,同时影响着船厢驱动设备.目前三峡升船机已历经近两年的运行磨合期,系统内部与外围环境相互匹配作用在运行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以对接停位运行为基点来研究升船机对接运行控制过程,对保障运行的安全和高效十分必要.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介绍了富春江船闸的大致概况以及输水系统,讲述了发生空化的危害,简单分析了阀门门楣通气管通气不畅的原因。通过对充泄水方式的优化提升、门楣通气管的改造来优化减弱阀门振动,内容主要包括充泄水方式的优化、门楣通气管的改造、改造的意义等几方面。
由于受到三峡升船机船厢厢体结构强度的限制以及防止进出升船机船舶因总排水量过大而触底的情况发生,为保障通航安全,通过升船机的船舶总排水量不能超过3000 吨。三峡升船机船舶作为过坝船舶的快速通道,必须严格校验过坝申报船舶的总排水量,如何快速、准确校验三峡过坝申报船舶的排水量是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目的。
三峡船闸作为世界最大的五级船闸,其重要通道地位不言而喻。为满足持续增长的货物过坝需求,“三峡船型”应运而生,冀希望通过“三峡船型”来提高过闸能力,进而提高货运通过量。本文通过仿真数据模型,结合实际过闸情况以及统计的数据,研究三峡船闸最理想的过闸情况以及“三峡船型”的最终效果,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影响制约其通过能力的相关重要因素并提出了“零级闸室”的概念,分析了“三峡船型”理想过闸状态,为多级船闸过闸
针对三峡河段船舶航行至闸区水域时的船舶顺序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船舶的排挡图优化算法,并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对某闸次船舶进行了测试,得到了满足指定进闸策略的当前船舶序列最优进闸排挡方案,对指导动态船舶进闸具有实践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为了提高三峡船闸设备设施运行维护监管水平和设备设施检修效率,通过分析BIM 技术三峡船闸生产运维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三峡船闸生产运行监控系统设计需求,对三峡船闸的生产运行监控系统进行架构分析和功能分析,设计基于BIM 技术的三峡船闸生产运行监控系统,实现对三峡船闸设备设施和船舶过闸运行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实现可视化、数字化和综合联动管理。
三峡河段作为长江黄金水域的“咽喉”河段,水上运输繁忙,船舶交通状况复杂,甚高频(VHF-Very High Frequency)通讯作为船岸交互的重要手段,为保证三峡河段安全监管、调度指挥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保障。随着技术的发展,甚高频(VHF)通讯技术开始了数字化,其先进优势逐渐得到认可。本文结合三峡河段VHF 改造工程实践,通过对数模同播技术的运用,进行VHF 数字化的探索和研究。
根据多年经验,结合国内同行相关资料,阐述球节点三角闸门钢管桁架的结构特点,介绍利用辅助投影面求出空间刚架杆件实形的施工方法。
工器具模块化是基于传统仓库式工器具管理之下诞生的,针对某一单项施工项目将必要的工器具进行集中管理建立统一模块化的箱式管理方式。它具有申领归还快、审批少、运输简单等优点,又有动态监管及时、日常管理高效的优势。本文以三峡船闸、葛洲坝船闸检修为例,就小型工器具模块化在船闸检修的应用开展研究,从而为船闸快速检修提供一种参考。
通过对芒稻船闸扩容改造工程的基坑监测实例,简要介绍了监测方案的设计和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船闸基坑监测的内容、方法、要点以及资料整理等方面进行说明,供类似船闸工程基坑监测参考。
根据三峡升船机平衡重框架导轮的布置形式,选择手动操作单线递进式干油集中润滑方式,通过计算导轮轴承所需润滑脂量,确定管路的规格及路径,选择润滑脂泵,从而设计出整个平衡重框架干油集中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