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甄别研究评述

来源 :中国会计学会,云南省会计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12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国内外关于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甄别的研究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国内外文献进行评述,探讨了关于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角色各派观点迥异的原因。应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类型划分,将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与其所处的制度背景联系起来,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在不同环境下对不同公司事件的影响,这样更有利于我们甄别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治理角色。
其他文献
根据能力要素法,我国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要素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品质,其中公共政策与法规知识、绩效评估与报告知识、会计财务与审计知识、公共管理与行政知识,以及预算理论与实务知识属于政府续效审计人员的核心专业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决策分析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属于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核心专业技能;独立公正、廉洁奉公、合格胜任、勤勉负责,以及职业谨慎属于政府绩效审计人员的核心专业品质。
由于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目标、对象和内容千差万别,现有评价方法在反映“顾客需求”、需求与评价指标的耦合及评价指标对结果的影响程度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建立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的质量屋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QFD和DEMATEL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方法。从评价指标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角度出发,利用DEMATEL方法对质量屋进行改进,并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每个指标对其他指标的影响程度以及被影响程度,找出其中
一直以来,会计协调文献的研究对象都基本限定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而审计则被视为准则的一种执行机制,是一种鉴证服务。但无论会计发展史还是制度经济理论分析都显示,这一定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证据表明,审计不仅仅是一种执行机制,更应该被视为一个协调层级,尤其在会计国际协调背景下。
本文以复杂系统与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为基石,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应用指引为政策依据,将企业内部控制视为一个复杂系统,对其非线性、适应性、无标度性、随意攻击鲁棒性与蓄意攻击脆弱性等特性进行描述,进而从复杂系统视角揭示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相互掣肘、互相制衡的作用机理与动态过程,为科学评价内部控制运行效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提供崭新思路,也为贯彻落实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相关
本文以信号传递博弈为基础,对审计市场在位者如何利用价格机制与声誉机制维持自身市场份额进行研究,并提出我国事务所进入境外市场的对策。研究表明,在进入初期,我国事务所应根据分离均衡与混同均衡的价格区间来判断在位者的成本类型,并依照不同均衡中的在位者类型采取相应对策;在进入以后,可以依据在位者发送声誉信号期间的长短判断其质量类型,并在在位者的最后一期出现时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增加利益相关者的先验概
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水平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无形资产和研发信息已经成为投资者判断一个企业未来是否具有较强成长性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年报中无形资产明细项目分析,本文发现了无形资产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均值检验法,比较了无形资产与开发支出的投资水平和投资强度在不同企业性质、高新类型和板块差异是否显著性,为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政策提供决策支持。
审计合谋和财务报告舞弊之间存在共生现象,为我们研究高管激励和审计人员激励间的联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本文通过选取沪深A股2005-2009年发生审计合谋的88家上市公司和176家正常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和审计费用之间的联动关系,并阐述了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对审计合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薪酬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存在紧密的经济联系;同时,高管薪酬激励的提高能够有效降低合谋发生的
本文基于综合收益列报的国际背景及我国综合收益列报的引入和发展变化,对我国综合收益列报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完善综合收益列报的政策性建议。本文研究认为:在报表附注中披露“其他综合收益”明细构成项目,增加了信息解析成本,弱化了收益结构信息的传递;目前会计准则尚未从根本上解决“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本质区别;在资产负债表中通过“资本公积”项目列报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会混淆“资本投入”和“价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为基础,构造一个制度协调理论架构来解释国有企业监督制度“稻草人”现象,并以这个理论架构来分析国有企业的几种主要监督制度的绩效。制度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三要素构成,正式规则提供了一个意愿制度供给,而正式规则的执行才能产生实际制度供给,而制度的执行状况又是由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和执行机制之间的协调决定的。制度要素不协调而造成的实际制度供给低于意愿制度供给是国有企业监督制度
本文以开放式基金经理更换事件为样本,从隐性激励角度出发分析了业绩评价机制和职业声誉机制的相互作用及其与基金经理行为异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基金业盛行的短期业绩评价机制扭曲了基金经理声誉激励机制,造成了基金经理的羊群行为和短期行为,特别是对于年轻资历浅的基金经理更是如此。但长期业绩评价机制下基金经理的行为没有异化。所以,基金业短期业绩评价机制亟待改善,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