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媒理论导引下的城市设计——以南三环整治为例

来源 :第六届全国建筑与规划研究生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ei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南城一直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落后地区,发展相对于北京其他地区的发展是明显滞后的.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成功,2006年底至2007年的北京市城市环境整治和建设就成为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三环路丰台段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也是应景而生.此次对南三环进行的城市设计课题不仅是为奥运会服务,更是要以奥运会为契机,以南三环街道的城市设计为触媒推动北京南城发展.本文将从南三环城市设计方面入手,分析南三环的发展对南城建设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区域背景的变革对城市(或地区)的影响日益增强.本文以肇庆市中心区域为例,按照“区域背景变革的描述——区域背景变革带来的相关影响分析——城市应对策略”的路径,探讨了肇庆市中心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点策略,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发展策略、空间区划等.
面对环境与能源危急的形式,“节能减排”等消极对策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人类自身需求与环境和谐健康发展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依赖生态学的发展.生态村发展到今天,在生态居住区和生态主义生活模式的探索中取得了成绩,同时,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看,有望发挥更为积极、有力的作用.本文结合“从摇篮到摇篮”的循环经济设计理论,提出对生态村建设的更高要求;即运用生态学理论和技术,将生态村建设引入到更高层级的生态系统
农村城镇化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而构建科学有效的动力机制则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路径.落后地区城镇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动力不足,本文以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实例,对其城镇化发展形势和动力机制进行识别、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同质同类地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文对已有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反思,从最基础的影响因素判断出发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构成,提出了较为完整新颖的动力机制模型,初步将研究成果应用在乌海市战略规划中.
通过对北老君堂村的风貌现状的分析,总结了村庄现存在的问题,从风貌构成的角度提出了村庄风貌发展的主要方面,涉及村庄聚落风貌和村域自然风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保持村庄风貌的具体对策,塑造北老君堂的新型农村风貌形象.
本文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城市住区邻里关系疏远、淡漠,住区主体间缺乏交往与互动,居民对住区缺乏心理认同和归属感等社会问题,在总结了国内外住区规划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城市住区现状特征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梳理,并从邻里空间组织模式、公共空间结构层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住区管理模式几个视角提出促进住区融合的规划策略和建议.
阐述对资源节约概念的理解,指出开发区是城市资源节约的重点区域.基于资源节约的角度,主要从开发区的产业链引导、交通组织、资源节约支撑系统构建三方面来分析资源节约对开发区空间布局的影响及要求,其中,资源节约支撑系统围绕设施共享、水资源节约、能源循环、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及商效的信息交换五个方面进行研究.案例部分主要针对湛江市东海岛开发区的发展条件,探寻其适宜资源节约的空间布局.
淄博市张店区是我国建国后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近10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用地进入快速扩展时期.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受土地资源的约束也越来越强,城市发展与合理利用土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通过分析1995年城市建设用地现状图和2006年航空影像,总结了淄博市张店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
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促使城市拓展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研究城市空间拓展中的大量矛盾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沈阳为例,运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中心的交通引导发展方式,结合城市空间发展理论,提出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策略,为大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和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矛盾问题提供了可参考的思路.
审美生态是生态文明时代城市设计实践的美学追求,是对现代主义城市设计美学思想的反思与发展.城市作为协调人、社会、自然的物质载体,其形态的创造——城市设计是一个“寻真、向善、求美”的社会实践过程.生态城市设计审美的“真”应是对世界的真实反映,是一种整体的价值观.生态城市设计审美的“善”应是一种基于生态伦理的“合目的性”和对人类及生物圈长久生存的关照.生态文明城市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审美的生态化,给人一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