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媒理论”下城市微型公共设施设计策略研究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in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微型公共服务设施―—如公交车站、报刊亭、售卖亭、取款亭等―—是日常生活中最平凡的“建筑”。它们数量多、分布广,可以称之为城市中最“大”的公共建筑,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理应成为不容小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长期以来这类建筑一直被我们忽略,变成了形式简单、功能单一、技术含量较低的一类建筑。本文以城市中最平凡的微型公共设施为研究对象,创造性地将“触媒理论”引入到这类建筑的设计当中。以城市微型公共设施触媒效应的内生特性为切入点,探讨了将其触媒化的设计策略。城市微型公共设施除了发挥本体的功能外,还应寻求功能的延展性和设计的增量,使其在特定设计策略的指导下,对城市活力产生正面影响,在城市的意义上形成一系列激活与联动效应,从而对周边生活起到催化作用,最终在城市公共空间发挥“触媒效应”。文章从微型公共设施量的特性、质的特性、作为城市窗口的特性等角度,对城市微型公共设施的触媒潜质进行了理性剖析与挖掘,对城市微型公共设施作为城市触媒的本质、特性作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微型公共设施“触媒化”设计策略做了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微型公共设施发挥触媒效应的基本策略,即:要素推动策略、功能复合策略、价值提升策略、文化载体策略、系统性策略、开放性策略,以期为相关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论文最后以城市公交车站创业触媒设计为例进行了实践探索。
其他文献
全球城市化步伐日趋加速,国内城市发展面对的人地矛盾益发严重,其中以深圳市尤为突出。一方面是市场的巨大土地需求,另一方面是城市内部土地利用不够有效,部分地区城市环境呈
水孕育了人类文明,自古以来,水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以它的艺术形态和文化信息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滨水区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当前我国滨水区建设正在快速进行,然而滨水区的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竞争是当代城市发展面临的核心问题。城市只有在适应全球化的同时,保护和强化自己的文化特色,才可以保证长期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在孕育城市文化的市民生活空
为体现国家发展小城镇的战略需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小城镇,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国
学位
商业街作为现代城市商业空间的重要类别,也是最富有魅力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它不仅仅是人们步行活动和商业活动的统一体,也是人们沟通交流和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更是展现商业
学位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功能需求。本文以北京轨道交通车站外部环境为研究对象,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