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谚语的教育功能及其当代启示

来源 :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一带一路”倡议与民族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6810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把藏族优秀文化比作浩瀚的海洋,那么,谚语就是海底那炫耀夺目的无价珍宝。本研究认为,藏族谚语具有德育、智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对今天的学校教育仍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将藏族谚语有机整合到现在的学校教育中,作为推动民族教育取得更好成效的助力。因此,搜集藏区广泛流传的教育谚语,将其编成地方教材或者校本教材,抑或是作为校园民族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元素和学校开展传承民族文化活动的环节之一,通过课程开发、学科渗透、环境熏陶、活动参与等途径来辅助民族教育和优秀文化传承活动的开展,能够促进藏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好地激发藏族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
其他文献
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这一背景下,应加大力度发展蒙古民族高等教育,建设民族教育智库,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蒙古国和俄罗斯三国民族教育连成一片,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而这就需要建设智库为其作为平台和支撑点。因此,立足内蒙古与蒙俄重要的地缘、资源等优势和良好双边合作关系,深入分析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创建高校民族教育智库的定位和思路,提出内蒙古高校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着力点和保障措
培养"民汉兼通"的人才,是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根本大计,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人力支持.双语教育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新疆少数民族人才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努力,新疆双语教育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教学规模显著扩大,质量逐年提高.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作为一个新事物,双语教育推广中的问题也是存在的.质量方面,双语理科教育质量堪忧,学生理科成绩普遍较差;师资队伍方面,具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大部分研究都认为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来人口其教育观念更新会受到居住地市民的影响。但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农民工这个群体,对于宁夏的生态移民来说,他们有其独有的特点,他们被搬迁到汉族文化占主体的平原地带,一方面,存在民族文化的差异,回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宗教信仰;另一方面,移民户搬迁到的居住地仍然是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虽然较山区好,但远不及城市,所有移民户的教育观念是否会受到迁入地居民
班克斯(Banks)认为学校是一个社会系统,它有自己的文化.学校文化是整个文化的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是内化于全体人员的核心价值观.学校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教学实践所形成的、被全校师生(教职员工)认可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行为准则、教育理念、道德价值观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而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子系统,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外显的学校文化.北方民中积极发挥校园文化"隐性课
"学会认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大支柱"之一."学会认知"强调的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而是掌握知识的手段.这种手段既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它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可见,"学会认知"大致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学会学习、学会认识自己、
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承载着人类丰富的生存智慧.在人类生命的存在中,文化作为一个统一体存在于人类的意识当中,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活动和行为活动.寄宿制民族班是广西各级政府为了解决少数民族特困学生就学难的问题而采取的一种特殊的办学形式,不仅肩负着提升民族地区入学率和巩固率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文化传承的历史使命.然而,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变,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的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民族认同、自尊、多元文化意识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并且假设自尊和多元文化意识在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中起着链式中介作用,以期能够揭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下,民族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机制,为提升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自尊及多元文化意识提供有益建议。研究表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自尊与多元文化意识两两之间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民族认同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国家认同:通过自尊
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传入我国,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话语体系、研究方式和理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我国学者结合本国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历史实践和各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发展的当代实践,批判吸收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从而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多元文化与国家一体教育(或者叫作“多元文化整合教育”),在承认文化多样性的同时重视国家一体教育或国家文化整合教育。新世纪以来,党中
通过对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研究整理不难发现,在进行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研究时仍是以传统的研究方式为主,过渡局限于教学硬件的研究,关注的是教师的数量、教学设施以及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研究,而从文化的视角来分析少数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研究则是有限的。因此,本文尝试从文献研究的视角出发,对有关“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的研究进行回顾与梳理,从传统的视角对民族地区理科教育研究落后的归因分析与相应的破解视角进行整理;并在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来的概念,费先生认为文化自觉的意义在于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能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