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导线起搏

来源 :2016中国心电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engwu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8年第一个完全经静脉心内膜永久起搏器植入以来,起搏器已经成为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一线治疗手段.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创新,起搏器已经在导线植入技术、电极寿命以及设备编程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结构设计一直保持相对不变:一个脉冲发生器连接一个或更多的静脉导线.虽然高度可靠,但是常规心脏起搏器同时存在诸多限制.皮下囊袋感染、导线穿孔与脱位、血栓形成、三尖瓣反流、气胸、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中央静脉梗阻等问题临床并不少见.其中导线是起搏系统中最易受损的部件,它们可发生断裂、绝缘缺陷、连接器问题,或感染.无导线起搏器是一种直接把电极整合入脉冲发生器的起搏装置,起搏阴、阳两极位于头尾两端,通过固定装置直接固定于心肌,不需要经静脉植入心内膜导线及外科手术制作囊袋。近年来,无导线心脏起搏技术发展迅速并已经投入临床应用,其包括两类:①右室无导线起搏系统;②左室超声无导线起搏系统。本文主要介绍前者:右室无导线起搏技术。
其他文献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近20多年出现的治疗收缩性心力衰竭最成功的方法之一,它适用于25%~30%的症状性心衰患者.CRT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逆转心脏重构.但
会议
临床上可见突发而不能解释的晕厥患者,而且这些患者的心脏正常且心电图正常,在晕厥发作前没有任何前驱症状.这些特征不同于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其晕厥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类似
会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资料证实,心脏再同步治疗(CRT)这种以双心室起搏为基础的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方法,已成为心衰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明显提高心脏
会议
当前指南推荐心脏再同步治疗(CRT)作为射血分数(LVEF)降低、宽QRS波、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认为包括患者选择、电极位置,以及术
会议
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是一种以双心室起搏为基础的心力衰竭非药物治疗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资料证实CRT已成为治疗心衰的重要方法之一.虽然,大量循证医学证明了CRT
会议
自1958年首例起搏器植入以来,起搏器植入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世界范围内起搏植入量不断增长,每年约有90万人新植入起搏器.同时起搏器植入的指征也在不断扩展,2008年美国ACC
会议
CRT应用于临床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已被公认为是治疗伴有束支传导阻滞的心力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方法.传统CRT治疗是在右心房、右心室双心腔起搏基础上增加一个左心室位点的起
会议
希氏束电图导管记录技术的问世奠定了临床心脏电生理学成为心脏病学一门新的亚学科的基础,本文回顾希氏束电图记录技术的发展,以及在该技术的基础上,最近出现的希氏束起搏用
会议
心脏再同步治疗(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CRT)的临床应用已逾20年,大大改善了合并心脏不同步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降低心衰住院率和死
会议
1958年,美国工程师厄尔·巴克(Earl Bakke)制造出了第一台体积、重量都较小,可以随身携带的心脏起搏器,让心脏起搏器迅速推广开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起搏器除具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