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脱位外旋固定疗效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wg_zhouwg_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系统性评价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差异.方法:检索1990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发表的关于初发性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后内旋位固定与外旋位固定疗效的相关文献.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Ilizarov微创牵张技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机制,为Ilizarov微创牵张技术临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成年家兔37只,随机分为造模组29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
目的:总结医护治一体化健康教育模式在康复科脊髓损伤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184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2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发病原因、康复评定结果、费用方式、家庭支持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背景: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曾经常被遗漏的肩胛下肌损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尤其是关节面的损伤。关节内容易观察肩胛下肌,确认损伤部位,同时也可直接进行清理、骨床准备、置钉和修复损伤肌腱。这种方法是否方便、安全和有效是需要探讨的问题。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全肱盂关节内修复Ⅰ-Ⅲ型肩胛下肌损伤的外科技术,并评价其临床疗效。
目的为了解决骨肉瘤治疗的高效问题,最有效的手段是靶向分子治疗。许多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及治疗的有效靶点被研究清楚,利用RNA干涉技术沉默致病基因,可实现快速、高效、特异的基因治疗,目前有文献报道应用siRNA阻断Survivin、CyclinE表达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系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移动的细胞因子,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
目的:传统观点认为,麻醉药物的不良反应易导致呕吐和误吸,所以硬膜外麻醉术后常规禁食禁水6小时。在临床工作中,患者术后等待进食进水过程中经常表达口唇干燥,口渴难忍,在排除患者入量不足的前提下,给予患者湿润口唇或漱口,部分患者因症状未得到缓解,情绪烦躁,遵医嘱予以患者温水10ml-20ml口服后,效果好。本研究即调查骨科椎管内麻醉患者术后禁饮食期间患者的自我感受。
目的观察经皮骶骨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以来,共收治此类骨折脱位8例。根据Tile分型,本组病例均为C型骨折。术前常规行股骨髁上骨牵引,牵引重量7㎏-9㎏,待复查X线片和CT显示:骨折脱位完全复位后,方可安排手术。术前常规灌肠,以免影响术中透视效果。
会议
目的:探讨掌背动脉以穿支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中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手指掌背侧及侧方软组织缺损的不同部位,设计以掌背动脉远端穿支为蒂的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我院从2010年-2015年选择手指种末节软组织缺损病例做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治疗,示指5例,中指8例,环指3例,小指1例。
会议
[目的]自1997年Tomita首次提出后路胸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的手术技术以来,TES已成为一种标准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方法之一。然而TES手术技术要求高,手术风险大,脊髓损伤是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保护脊髓,本研究介绍改良"V"型挡板拉钩在TES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的方法,研究分析正常成人骨盆模型及组配式半骨盆假体不同髋关节旋转中心有限元模型在双脚站立位下应力分布情况,为组配式半骨盆假体置换术中髋臼旋转中心定位的合理性及有效性从生物力学角度提供证据.【方法]采集正常成人骨盆三维CT薄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10.01软件建立三维骨盆实体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