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节事与结构逻辑--基于自主式理念的大跨空间建构教学探索

来源 :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跨度建筑设计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特色课程之一,近年来教学组不断拓展题目的深度与广度,提高课题的社会关怀和技术伦理。如何突破既有教学思维框架、如何在当前时代技术背景下将建筑空间、结构空间与生活空间充分结合以创造富于活力和精神的场所、如何平衡结构选型与建筑创新的关系、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结构造型的潜力为建筑创新服务,是我们近年来教学科研工作的重点。本文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实现过程及教学经验启示等方面介绍了2015年度大跨建筑联合设计课程情况,特别提出结合自主式理念的教学经验,并将城市事件与结构逻辑融入策划与设计的各个环节,多维度激发并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总结成文以期为同类教学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长春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工程实践体系,探讨了该体系的基本特点与实施
  绿色建筑设计与技术的教学改革与提高,应该从改变教学方法着手,"翻转课堂"教学为现代的建筑学教育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我们探索在绿色建筑教育的"三阶段"落实课程内容的
本文从培养目标、学制、学位设置、课程等方面对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培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建筑学专业培养中本、硕关系、职业型学位和研究型学位的关系、建筑学专业硕士
  本研究将"视觉思维"中对视知觉力的培养和训练引入声音的世界之中,通过对声音的深入感受与分析进入联觉的领域。研究分为3个步骤,讨论视-听联觉中的知觉能力与短期训练的关
会议
  本文在对中国建筑学基础教学演进过程的分析基础上,阐释了近年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基于建筑学认知规律的基础教学改革,以期反思和讨论基础教学过程中的"训练目的"和
  本文以1930年代勒·柯布西耶在美国建筑院校的传播为例,通过教师反馈、学生反馈和学生作业三个层面来讨论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对于当时布杂体系内教师与学生的影响,其次对比中
  "三本"建筑院校是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内众多历史悠久的名校共同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多元化并相互补充的建筑教育体系,为建筑教育的整体发展和建筑业水平的
  建筑专业已不再像过去是由其专业性被认同,而是以满足市场经济需求才能够被肯定。面对这样的困境,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为基础,分别探讨建筑理论、建筑师需具备知识、过去与现
  真题真做,从规划到具体的技术措施详图,让学生在实际项目中学会分工与合作,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具体问题进行设计研究,在设计题目中融入技术体系,让设计真正可以付诸实践,切实指
  本文以会泽古城三道巷历史街区民居更新毕业设计为例,探讨了研究型思维在历史街区与民居更新教学中的应用,从题目设定、准备调研、定位思考、策略方案4个方面对教学过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