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主张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guang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甚至比今天左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学思想更加具有基础性,既启发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又催生了当今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肩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责任.回归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对于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乃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并创新中国固有的生态文化遗产,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对待中国自身面临的生态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全球视野和全人类解放的情怀,推进全球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其他文献
西方的现代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标准范式,正在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追随.但是,历史并不算长的西方现代性模式却已经展现了其破坏性影响,如在实现过程中给其他文明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充分显现的生态危机.因此,人们急需寻找有别于这种植根于西方哲学传统和科学思维的现代性的替代方案.作为道家方法论基本原则的"无为",因其追求与自然内在和谐的价值取向也许可以成为一种替代性资源.道家的智者从自然
“将自组织思想贯彻到底的”自组织哲学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克莱蒙大学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内在一致的。两者都坚持有机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内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基本原则。空宗、禅宗的思想大致可以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呼应,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究竟解脱的思想,具有终极意义上的认识论价值,是不可能被后人所超越的。自组织哲学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和认识论具有
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既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有机构成.它应当是一种超越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生态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立足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契合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也是一种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
互联网诞生引起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迈入了信息时代,物联网和互感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类似人脑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管理地球村事务的格局.随着"智慧的地球"的建设、"云计算"的出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地球表层也因为有了"地球脑"而"觉醒",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手段.
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cyber space).网络使人们从孤独、封闭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民主开放、自由共享的网际网络,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借以相互交流、共同旅行的生存空间,成为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然而,令人担忧的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发展的初期就已露出端倪.倘若我们不能正确辨察这种危机,就有可能重蹈工业革命自然环境污染的覆辙.当大学生网民在
大学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精心的维护和守望.要求做到维护大学的领地,守护学术争鸣,维护自由创造的条件;维护学术独立和自由,减少行政干预,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尊重大学的个性,延续大学的文脉,传承历史的传统和荣耀.
自信定义为个体对自己的判断和能力的确信,是健全人格的组成部分。性格优势是由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提出的包含24项人类优秀品质的统称。本研究假设性格优势与自信有着高度正相关,自信是性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的中介变量之一,探索自信、性格优势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和作用机制。
Thoits把社会支持定义为: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个人基本的社会需求所得到的满足的程度。基本的社会需求包括情感、尊敬或赞赏、归属感、身份认同和安全感。学者肖水源把社会支持分为三个维度: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
从作为文化语境的角度审视,技术批判已经生成为当今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语境.这种语境体现了对危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的反思意识,表达了对导致生态危机的技术进行根源性批判的语意.正因为如此,生态哲学范式的建立不能离开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批判的哲学逻辑.同样,生态的文明理应是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文明.技术与生态以及技术批判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研究不可能回避的.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态度上,理应纠正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as become the urgent task of China times.However, how to build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a great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he problem space.At pres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