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

来源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民革中央,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gay3_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单考单招的“订单式”招生模式,根据农村区域经济特色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农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创新培养模式,以“应用”为主旨合理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跟踪服务帮助毕业生创业、致富等方面阐述了为农村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人才的途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当前广东社会主义新农村环境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结合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措施,以及德庆经验的启示,在农村规划先行,城市帮助农村,工业、服务业反哺农业,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本文在调研分析哈密、吐鲁番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做法及农牧民需求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新疆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提出了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本文对高等院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高等农业院校肩负着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应当自觉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不断强化服务“三农”意识,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服务“三农”新举措,为“三农”多做贡献。
本文回顾了北京农学院十年的科教兴村和近2年来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指出抓好村官助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措施。
本文对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探讨。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实施为“三农”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人力资源基础,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落地型”适用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成功的经验与模式,是高等农业教育在创新教育模式上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对科教兴村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自1995年全国科教兴村计划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校认真贯彻党中央科教兴国、科教兴农战略方针,在试点村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提高农民素质,依靠科技进步,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了先导型作用。
本文对发挥高校科教优势,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问题进行了阐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战略决策,描绘了“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蓝图。要实现“富裕”的目标,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率。而在生产力中,人是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而“民主、文明”更需要以更高的综合素质为基础。为此,从2000年提出实施“一村一名大学
本文介绍了柴厂村开展科教兴村工作的做法,取得成绩和经验,结合科教兴村工作阐述了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也是我们民革提高参政意识,实现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本文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三增”目标,结合贵州实际,探讨了贵州省“十一五”农业发展思路,提出
本文对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稳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阐述。“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业和农村问题必须要紧紧围绕惠农富农来进行。党中央作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正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通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要紧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