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绑架中态度及其评价-认知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gyue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绑架是近年来备受争议的社会现象。在道德绑架中,绑架主体表面上履行道德义务并谴责道德失范行为,但实际上多是其基于自身观点和利益,假借道德之名贬损他人。尽管媒体一直声讨胁迫他人从善的行为,但道德绑架依然屡禁不止,甚至有人表达默许和支持。研究以"逼捐"这一经典案例为材料,探讨道德绑架中个体的态度倾向。态度的结构一致性研究认为,认知、情感与评价可能存在不一致,进而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研究通过改变故事情境考察个体对道德绑架行为的态度及其"评价-认知一致性"(EEC)。实验一(N>200)采用伤害程度(高、低)和绑架结果(给予帮助、拒绝帮助)两个变量,实验二(N>300)则考察绑架结果和卷入角色(绑架主体、绑架对象和旁观者)的影响。研究使用对道德绑架行为的接受程度和判断分别作为评价和认知的指标。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大多数被试对道德绑架行为持有消极态度,同时将逼捐判定为道德绑架;(2)伤害程度影响个体的态度及其"评价-认知一致性":相比于高伤害情境,低伤害情境下被试对绑架行为的接受程度更高,但对道德绑架的判断没有受到影响;(3)绑架结果对态度的影响不稳定,但部分被试的"评价-认知一致性"并未发生改变,表现为:给予求助者帮助能够提高被试的评价,同时被试否认发生了道德绑架行为;(4)相比于绑架对象和旁观者,被试作为绑架主体角色卷入时对逼捐的评价提高,同时部分被试否认其道德绑架行为,"评价-认知一致性"没有受影响。研究结果能够解释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对逼捐等道德绑架行为的默许和容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探讨道德绑架这一热点话题提供证据与思路。
其他文献
<正>早年先建的广告牌不符合规划要求怎么办?城市建成区范围扩大后原有公路调整为城市道路要如何处理?近日提请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的《安徽省公路安全保护
水利类学科是在水的自然特性研究基础上,以工程或非工程措施调控和利用水能资源的工程科学,其主要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本文主要以三峡
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能之一。只有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高职院校才能与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才能从一般性的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因此,高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智能家居则是利用物联网技术让家庭更加智能化、舒适化、安全化。利用机器视觉对家用电器设备的识别却是智能家居中一项重要的技
介绍了网络新技术帧中继与传统的X.25协议的概念内涵及技术性能,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作一较全面的比较,帧中继是在继承X.25许多优点下,以全新面貌面世的,它在协议开销、网络时延、流量控
本文分析我国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探讨水利工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提出“双创”型水利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提升水利专业人才素质、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助力长江经济带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面对福建省水利人才培养的结构性供给障碍、层次性供给障碍、差异性供给障碍等矛盾问题,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了以“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
摘要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核心价值在于培养同时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现代化人才.而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实验教学,是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