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道EGR对乙醇CAI燃烧着火过程影响的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内燃机学会燃烧、节能、净化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wada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化学动力学软件CHEMKIN耦合乙醇氧化反应详细化学动力学机理,以及一维发动机循环模拟软件GT-Power进行联合计算,对排气道EGR乙醇CAI燃烧着火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能够实现CAI燃烧的区域,随着EGR率的增加,燃烧始点提前,燃烧持续期先减小后增加。此外,研究还发现可以通过燃烧中间产物甲醛与OH来定义燃烧始点,文中通过SI和CAI燃烧的累积已燃百分比对比分析,还提出了乙醇CAI两阶段燃烧概念。
其他文献
在定容燃烧弹中,利用CCD高速摄影仪对汽油缸内直接喷射(GDI)发动机常用的高压旋流喷油器的喷雾形态进行了研究,并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燃烧室压力升高,喷雾贯穿距减小,燃油空间分布更集中;随着喷油压力升高,喷雾贯穿距增大,燃油的空间分布更集中,空气的卷吸现象出现得更早.
通过对冷起动循环的示功图和瞬时转速的实时测量和分析,研究了汽油机起动循环燃油喷射脉宽及喷射次数对冷起动着火特性和HC排放的影响,特别对如何实现可控循环着火进行了基于首次着火循环特性分析的单循环和多循环燃烧研究.试验在一台四行程、水冷125ml单缸电控喷射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起动喷射脉宽对冷起动着火特性的影响最大,汽油机首次着火循环所需的混合气浓度约是稳定怠速时的4.7倍;合理控制首次
本文介绍了我国煤层气的资源情况及煤层气在民用、工业燃料工业发电及汽车燃料方面的应用,着重介绍了煤层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状况.
本文介绍了在压燃式发动机上进行的预混合燃烧研究.在柴油机机的进气道入口处安装了一个电控燃料喷射系统,喷入具有低十六烷值、低沸点的甲缩醛(DMM)燃料,在压缩冲程中形成均匀的混合气,并在上止点附近喷入少量柴油来点燃混合气.本文研究了预混合燃料比、发动机负荷、进气中CO浓度和喷孔直径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进气道喷射DMM的预混合燃烧能同时大幅降低NOx和碳烟排放,为柴油机有害排放的技
试验研究了喷气正时对电控稀燃多点喷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该发动机转速为1450,1750,2050r/min,负荷为25,50,75,100%的12个工况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燃烧边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喷气正时对该发动机输出转矩及CH4排放影响不大,但是在个别工况下,随着喷气正时的进一步后移,出现转矩下降及CH4排放增加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发动机在此条件下工作不
使用KIVA-3V对增压柴油机和二甲醚发动机额定功率点的缸内燃烧过程与NOx排放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耦合到KIVA-3V中的二甲醚化学反应机理包括78个化学组份和336步基元反应;选用正庚烷化学反应机理模拟柴油燃烧,包括65个化学组份,248步基元反应。结果表明,计算所得的气缸压力和放热率曲线与实测值吻合较好。对缸内燃烧的温度分布计算表明,柴油燃烧滞燃期为2.5°CA左右,二甲醚的为1.5°CA。
采用内部残余废气重压策略实现汽油HCCI燃烧,在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内形成低温高压的环境,而在进气过程中,由于高温废气的存在使得缸内温度相对较高,这些因素决定了HCCI燃烧在散热和排气方面的新特点。本文利用仿真手段,在典型工况下研究基于内部残余废气重压的汽油HCCI燃烧对于发动机散热和排气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HCCI燃烧方式发动机散热功率较SI增大,某些工况下HCCI比SI燃烧的发动机散
本文通过一维发动机循环模拟软件GT-Power与CHEMKIN软件联合计算,建立了乙醇燃料CAI发动机排气道EGR的循环模拟模型。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排气门晚关、进气门晚开和进排气门同时变化三种配气方案对排气道EGR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排气门逐渐晚关EGR量增大、进气门关闭时刻缸内温度升高;进气门晚开策略中,EGR率受进气回流的影响较,联合使用以上两种策略,可以将实现CAI燃烧的EGR范围扩
试验研究了排气再循环对电控稀燃多点喷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及排放性能的影响规律。对该发动机转速为1450,1750,2050r/min,负荷为25,50,75,100%的12个工况点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保持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随着EGR率的增加,有效热效率呈先持平后降低的关系;燃烧始点呈滞后趋势;主燃期呈延长趋势;THC排放呈略增加趋势;NOx排放呈线性下降趋势。
本文应用PSAT前向仿真软件,建立了双离合器式并联PHEV仿真平台。在确定了PHEV整车性能约束条件并对动力总成主要部件进行了成本分析之后,对不同全电力续驶里程和蓄电池类型的PHEV动力总成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优化结果表明:ESS设计容量CESS对整车成本影响最大,而CESS主要取决于AER的大小;优化设计方案中随着AER的增大,电机峰值功率Pm_peak逐渐升高,而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Pe_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