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雄蟹性腺指数、性腺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甲壳动物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t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生化及气相色谱的方法研究了早熟与正常中华绒螯蟹雄蟹性腺指数、性腺生化成分及脂肪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早熟雄蟹的性腺指数为4.42±0.96,而正常雄蟹的性腺指数为3.09±0.67,显著低于早熟雄蟹的性腺指数(P<0.05);生化成分组成中,早熟蟹性腺的水分含量为70.26±0.67,显著低于正常蟹,而总脂含量为3.96±0.01,显著高于正常蟹(P<0.05),蛋白、总糖、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磷脂含量在两种性腺中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最多的均为16:0,二者含量比较接近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SFA均在27%稍多,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
其他文献
实验配制了4种等能饲料(P26: C30;P30: C25;P34:C19和P38:C14),在3‰盐度下饲养初体为(0.27±0.01)g的凡纳滨对虾8周.结果发现,P34:C19组对虾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P26:C30和P30: C25组.对虾的成活率随糖含量升高而提高,P26:C30组对虾最高.P30:C19组对虾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最高,显著高于P38:C14组.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经济蟹类之一,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集约化的养殖模式导致近年来拟穴青蟹的进步不断爆发,对于病原微生物感染拟穴青蟹的致病机理我们了解甚少.
螺原体是一种严重危害我国克氏原螯虾等淡水虾蟹养殖的重要病原,需引起高度重视.病理切片可以直接观察病原对宿主的致病力以及病原在宿主细胞内的侵染特点,作为动物健康评价的有益手段及病原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会议
血细胞在甲壳动物的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外界环境压力、蜕皮等生理过程、病原感染等都会引起血细胞数量和组成的变化.普遍认为甲壳动物的血细胞可以分为大颗粒细胞(Large granulocytes,LG),小颗粒细胞(Small granulocytes,SG)以及透明细胞(Hyalinocytes,H),但是,不同类型血细胞在甲壳动物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尚不十分清楚.本文在优化了分离红螯螯虾不同类型血
会议
为探讨中华绒螯蟹卵巢发育过程中孕酮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调控作用,采用免疫印迹与免疫组化方法,对中华绒螯蟹卵巢、肝胰腺、视神经节、胸神经节以及脑神经节中的PR进行免疫识别与定位,并系统研究了卵巢发育期间PR在这些器官中的分布与变化.
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分布于中国和西太平洋地区重要的经济养殖蟹类.过去十年来,拟穴青蟹养殖业频繁遭遇疾病爆发,导致产量降低和经济损失.由于对青蟹的先天性免疫防御认识有限,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以上难题.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近年来,随着其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引起的各种病害日益严重,给中华绒螯蟹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有必要深入研究其宿主的免疫.
会议
本文研究了中华绒螯蟹暴露于浓度梯度为(0、0.05、0.5、5、50.0) ug/L的多氯联苯化合物(Aroclor 1254)和0.05%二甲基亚砜对照组后,肝胰腺组织总蛋白含量、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谷胱甘肽氧化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变化情况.
抗脂多糖因子(ALF)是一种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蛋白质,并且对某些病毒也具有一定的抗性.研究表明抗脂多糖因子的脂多糖(LPS)结合域在其抗菌抗病毒活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对LPS结合域的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的机理还并不清楚.
利用HE染色技术与电镜技术,对克氏原螯虾的纳精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纳精囊为封闭性纳精囊,由囊壁和单一的囊腔组成.囊壁上皮主要包括上表皮细胞和分泌型腺细胞.分泌型腺细胞中包括细胞核、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的潴泡和囊泡等细胞器结构.在繁殖期向囊腔中排入分泌物,为精子的储存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