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教育学论纲

来源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x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因符号而立,符在人在,人亡符灭。教育内容源于创制符号,教育过程再现认识符号,教育结果标志符号的功用。教育,广义而言,即以人生幸福为直接目的符号化;狭义上讲,教育即教育符号的创制、释义、应用。教育与符号深切关联,符号学乃贯通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公分母。以符号学理论为工具构建符号教育学是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
其他文献
  评判学科的"三独立"标准,没有区分"学科独立"与"学科成熟"两个不同方面。用"学科成熟"的标准来判断"学科独立",淡化了"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在学科划分中的地位。"研究对象的
  "兴趣导向"倡导研究者根据个人学术兴趣开展研究、排斥研究者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但事实上,这种观念成为了阻碍教育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促进教育研究事业的发展,应当合
  研究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能够促进某一研究领域内专业知识的增长、科研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学术交流网络的形成。其中,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是研究者之间合作关系的一种重要形式。通
  当前,随着教师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一些研究者逐渐意识到,教师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等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可以将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转化为
  教育研究发展至现在,研究方法的越来越多样、研究对象的越来越宽泛,使得一些人对教育研究是否是一门独立的研究而非其他研究的补充和附庸抱有怀疑态度,也有人开始反思教育研
  中国教育学学科在引进与创生的百年发展路径中,面对传统与现实、外来与本土、学科内部与外部异常繁杂的关系碰撞,走出了一条由"西化——中国化——中国教育学"的曲折演进历
  教育实践变革是教育学变革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之一。实践变革不会自动转化为教育学变革的动力,需要具备四大基本条件:条件之1:实践要对理论的重建与创新具有奠基价值。这种
  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的实践活动,它是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信息化已经应用至社会
  受教育研究的殖民主义以及科学主义的影响,我国的教育研究缺乏民族性和本土化,试图发现万千变化的教育问题背后的一般规律,构建教育的"大同"理论。自后现代认识论的介入,文化
  公立高校作为法人的法源赋权来源于《高等教育法》等行政法规,而在实践中却被定位为事业单位法人。由于高校在委托代理关系中的契约不完全性,使具有行政色彩的高校作为民事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