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红斑痣并发疣状痣1例

来源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3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报告1例鲜红斑痣并发疣状痣.患者,男,10岁.右侧颞部红斑、右大腿疣状新生物10余年.大腿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疣状痣改变.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鲜红斑痣并发疣状痣.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初步探讨鲜红斑痣和疣状痣的关系.鲜红斑痣和疵状痣同属于先天性皮肤疾病,均与基因突变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相关,两者并发的情况罕见。以往又合称为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I型,后来有学者认为疣状痣来源并非色素细胞,故将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I型排除于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外。但两者的并发可能与妊娠期间的某些因素导致相关基因或染色体的突变,进而导致血管细胞和角质细胞的分化异常。两者的发病是否相关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治疗中度寻常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30例面部中度寻常痤疮(Pillsbury改良分类法Ⅱ~Ⅲ级)的患者,给予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敷料治疗14天,第一周每晚一次,第二周隔天一次.在0、7、14天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进行皮损数量,研究者总体评估(IGA)评分,调查受试者满意度,并用VISIA照相分析面部卟啉量,同时观察皮肤耐受情况.结果:患者面部炎性皮损及皮
报告一例长期误诊为"龟头炎"的龟头鲍温病.患者男,74岁.龟头红斑6年,无自觉症状.皮肤科检查:龟头上可见一约1.5cm×1.8cm,边界清楚的不规则形红色斑片.高危型HPV16阳性.组织病理诊断"上皮内巢"型鲍温病.临床少见,易误诊.
患者因发现双足底环状及点状的浅表剥蚀而成火山口状皮疹,伴有恶臭味且有疼痛而来院就诊.结合病史及组织病理提示,临床诊断为典型的窝状角质松解症.该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服红霉素,或者外用四环素软膏、40%的福尔马林等均有明显疗效。但是针对该患者,仅保持足部干燥,勤换鞋袜,改穿相对透气的鞋子的治疗方法,3周后达到了很好的疗效,局部放大发现环状及点状浅表剥脱消失,皮损基本好转。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以皮肤潜行性溃疡为特征的皮肤病,临床上分为溃疡型、脓疱型、大疱型和增殖型,其中溃疡型最常见.全身治疗以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必要时可加用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对疾病的恢复有一定帮助,也有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的报道,局部创面的处理方法无统一标准.角层下脓疱病是一种慢性良胜复发性脓疤性皮肤病,皮损为无菌浅表性脓疤,排列呈环形或甸形性,好发于皱褶部位,可见水疤,但常
剧烈的疹痒、痛觉过敏和烧灼感是红色阴囊综合征患者最主要的自觉症状,在遇热、紧张、饮酒、咖啡、茶及实用辛辣食物后均可诱发和加重这些症状。该病病程一般较长,时间长达数月至数年,目前报道的病例病程在6月至4年余时间之间,平均病程为27个月。患者真菌检查、过敏原等检查阴性,一般不伴有其他系统的损害及其他皮肤疾病症状。病理学提示真皮浅层的毛细血管扩张,余无明显特异性改变。红色阴囊综合征一般与患者长期不规范外
经检查患者确诊为烟酸缺乏症,中度贫血。入院后给予苏迪抗过敏、美能抗炎、补充烟酰胺片、维生素B1,B12等相关维生素和外用力言卓、尿素软膏、氧化锌硼酸软膏等治疗。临床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员其它系统的病情变化,还要考虑合并其他慢性疾病的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给予相应的诊疗措施。患者如有神经系统损害,其表现个体差异大,如早期有抑郁、焦虑、和精力不集中,后期可出现定向力障碍、意识混乱、檐妄、痴呆,最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增加,呈天鹅绒样增厚有角化过度及疵状增生。其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肿瘤,内分泌有关。临床分为两型。(1)恶性型:中老年发病,常伴内脏恶性肿瘤。(2)良胜型:①真性良性黑棘皮病:与遗传有关,幼年发病皮损轻而局限。②假性黑棘皮病:多发生在肥胖者,皮损多限于皱褶处体重恢复正常后皮损可消退。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儿童超体重的现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HS)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个别情况下为隐形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q11-21区域。Migamura等121发现其致病基因位于区间的双链RNA特异性腺昔脱氢酶( DSRAD)。王晓鹏等检测2个DSH家系的患者,发现均有DSRAD基因剪切部位突变,推测可能由此引起正常的基因剪切。导致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至皮肤色素异常。本病常幼年发病,青春期明显,持续终身
文中报告2例皮肤病的诊疗经验。病例1,患者34岁孕妇,主诉双侧臀部红肿痛包块渐加重近1月,无发热及寒战.病史中有因保胎注射黄体酮2月,已停药1个多月.病例2,患者36岁女性,主诉间断不规则发热1年,曾有2次脑梗塞发生,按结缔组织病治疗曾有效但反复,近期出现掌跖出血性皮损.
文中简要介绍了甲的解剖部位及临床术语。研究发现甲的感染或外伤、系统疾病所致、外界因素都可导致甲的颜色改变。常见的皮肤病甲改变包括银屑病、扁平苔癣、斑秃、结缔组织病等。此外还对甲及甲周的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甲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