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发型疣状痣1例

来源 :临床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rQ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30岁.因躯干部黑褐色斑、疣状增生27年,于2004年7月20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岁时右侧腋下、胸部、背部、腹部、外阴、肛周等相继出现黑褐色斑片,呈乳头状增生,排列成线状,渐融合成片,生长缓慢,无任何不适.17岁时在外院诊断为疣状痣,给予激光治疗.父母非近亲结婚,姐妹中有3人面部、背部有不同程度、局限的皮肤颜色加深,无类似增生物.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浅表淋巴结不增大.心、肺、肝、脾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右侧上肢内侧自腋下至腕部见线状黑褐色斑片,无乳头状突起.右侧胸壁、背部、腹部、外阴部、肛周以
其他文献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一项重要的基础制度改革。支持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理论是“对价”理论,但是很多人对“对价”这一概念存在着误解。文章就对价概念提出的背景、对价
本实验通过磷脂酰胆碱/胆固醇(PC/Ch)摩尔比不同的小单片层人工脂双层膜(SUV)与淋巴细胞孵育,将外源性PC和Ch导入淋巴细胞,进而研究膜脂质结构改变对淋巴细胞跨膜膜电位及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显
制备单克隆抗体的一种新的免疫方法*严华1童鲲1申厚风1张跃1陈俊华1诸葛末伊2单秋3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免疫动物。常规免疫法的缺点是免疫原用量大、免疫程序长
11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均为我院皮肤科2002年7-11月门诊确诊的患者,其中男80例,女32例,年龄7~76岁,病程3个月~50年,均为广州地区常住人口.所有患者在2周内均未服用糖皮质激素及抗
从分泌与肝细胞肝癌特异性强并具有良好人体内导向作用的鼠源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HAb25中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用合成的寡核甘酸引物从中扩增出抗体重链可变区基因。将此基因克隆到pUC19质
用针对鸡卵清溶菌酶(HEL)不同表位的鼠单克隆抗体(MAb1)免疫同系小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经过筛选,克隆化,获得了多株分泌单克隆抗独特型(MAb2)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其中用抗HEL酶活性
报告1例Jackson-Lawler综合征.患儿男,10岁.自出生后3个月起双手、足指(趾)甲增厚,伴面部、躯干、四肢丘疹和结节.甲真菌检查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多发性脂囊瘤,临床
痤疮是一种常见病,重度痤疮常因面部出现较多炎性丘疹、囊肿、结节使容貌受损,极大地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病治疗方法颇多,但疗效并不满意.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口服异维A酸配
使用流式细胞仪(FCM)动态观察吗啡依赖小鼠在摄入吗啡成瘾期间及吗啡消除后中枢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①摄入吗啡后24h始,胸腺中CD4和CD8T淋巴细胞降低,血液中CD4降低,CD8升高,两者
研究了白术多糖PAM体内及体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白术多糖PAM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能单独激活或协同ConA/PHA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并能明显提高IL-2分泌的水平。PAM对氢化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