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权在我国宪法中的保障

来源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rx1007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由权性质的文化权在我国现行宪法中具有直接的明文依据,社会权性质的文化权也有明确的宪法规范基础,无需通过基本权利的功能推导而出。我国宪法文化权的保障范围主要是个体的精神性权利,并不包含教育权和宗教信仰自由。自由权性质的文化权尽管具有主观权利的规范效力,却很难以主观权利的形式实现,往往实质上成为违宪审查中具有客观法性质的判准。社会权性质的文化权,与“总纲”中的国家文化政策一样,仅具有宪法委托的效力。我国现行宪法确立了保障文化权的组织体系,对文化事务权限分别进行水平和垂直的配置。
其他文献
  自1978年开始恢复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其宪法地位不断提高;在宪法条款的明确规定下,非公有制经济的权利表达应予以法律上的尊重。但是,在当下的中国,非公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司法公信力关注有加,与其将其定义为司法权力主体与社会公众之间信用关系,不如说是法治主义之下的意识产物。那么,既然作为法治主义的产物,以宪法权威之视角
  相对于方言与民族语言,依据宪法第19条第5款普通话具有特殊的宪法地位——普通话条款的规范内涵明确指向了国家目标条款的规范效力。国家法层面的节制态度并不影响语言成
  “黑车”非法营运现象已成为困扰诸多地方的一道治理难题。“黑车”低成本运营,偷逃国家税费,不向服务对象支付客票、导致合法运输群体生存空间逼仄。“黑车”车主不按规定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