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果实与叶片生药学研究

来源 :中国生态学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第4次全国学术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分会第11次全国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63268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开展大枣生药学研究,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显微特征采用显微制片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长椭圆形,表面红褐色,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黄色,肉质柔软,味甜,果核长纺锤形,砖红色;果皮表皮呈念珠状增厚,中果皮较厚,内含草酸钙簇晶、方晶和细小维管束;果皮超显微特征显示表面布满细小似干涸泥床的裂纹;叶片为典型等面叶结构。结论:大枣外观性状与内部结构均显示有特殊的生药学特征,可为药材真伪鉴别及其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了植物资源综合利用价值量化评价特别是观赏价值量化评价的常用方法—百分制评价法、物理心理学法、模糊数学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与灰色关联度法的应用原理、方法与优劣,并在笔者实地考察福建沙生药用植物资源与现状、文献与实地考察福建沿海防护林研究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福建沙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观赏价值为一体的量化评价,探讨综合应用多种评价方法,以入药部位、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特性等为
目的:全面调查了解马蓝的分布、生境与资源情况,同时收集不同种质进行对比分析,为资源的保护与进一步利用提供基础依据.方法:(1)文献调查;(2)访查;(3)实地调查;(4)HPLC法测定马蓝各部位靛蓝、靛玉红含量等.结果:(1)马蓝药用主要以加工青黛和南板蓝根为主;(2)马蓝野生资源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福建、广东等省,总面积约380 hm2左右,蕴藏量150万Kg以上,年产南板蓝根50万Kg以上;
过对东北三省野生北细辛资源的地理分布、生态环境、群落类型、单位面积蕴藏量等进行调查研究明确了北细辛适宜的生态条件,为北细辛的栽培和野生抚育提供了依据。
目的:通过人参属和党参属珠子参类药材的本草沿革、药名流传、资源现状与功效应用关系比较考察,提出人参属珠子参药材历史沿革,现代研究的意义与应用展望。方法:对珠子参类药材来源与药用历史、药名流传进行考证,同时对云南为主的珠子参类药材资源与功效应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人参属珠子参应用距今有500多年历史,其功效作用逐渐被人们认知。由于资源分布于高海拔地区,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应用研究不够,存在与党参属珠
通过对黄檗皮资源的调查研究,计算出各省和全国黄檗皮单位面积蓄积量及黄檗皮蕴藏量。根据计算出数据,提出进行黄檗皮蓄积量和蕴藏量调查及计算方法,此方法可以作为皮类药材蓄积量和蕴藏量调查计算,为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黄檗及其他皮类药材资源提供资源学计算依据,并对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黄檗资源提出建议。
文章就2010版《中国药典》中药材拉丁学名的书写格式问题、关于删除部分马兜铃科部分药材的问题及中药标准的制定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指出,中药材拉丁学名的书写格式不能照搬日本欧美式的命名方式,同时认为中药不可否认是有毒性的,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中药的毒副作用就会避免,一味删除带毒中药材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最后提出,中药标准的制定要尊崇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规范。
珍稀濒危中药资源是极其宝贵的自然资源,开展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DNA分子标记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遗传标记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研究的许多领域中。本文介绍了常用DNA分子标记在珍稀濒中药资源中的应用。而大多数DNA分子标记应用于珍稀濒危中药资源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遗传多样性分析、种质鉴定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方面。最后,也对DNA分子标
通过对苦苣苔科主要药用植物ITS序列的扩增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苦苣苔科植物ITS序列的ITS1和ITS2变异较大,其中5.8S长度为151bp;系统树显示吊石苣苔属、唇柱苣苔属、芒毛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和半蒴苣苔属植物基本上聚在一起,吊石苣苔属、芒毛苣苔属、蛛毛苣苔属和半蒴苣苔属聚为一支又归在唇柱苣苔属中,本研究结果与传统的分类结果一致,为苦苣苔科常用药用植物亲缘关系提供了分子依据.
利用离析技术、显微观察和组织化学鉴定等方法,对白木香的木质部结构及组织化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木质部由五部分组成:髓心、内涵韧皮部、木射线、导管、纤维管胞。内涵韧皮部呈多孔型均匀分布;木射线单列(双列少见)异型Ⅲ;管孔排列为径向管孔团、复管孔、管孔链和单管孔;导管侧壁有互列纹孔式和附物纹孔;纤维管胞侧壁有单斜附物纹孔;径列条及栓塞首次在白木香中发现;并进一步证实淀粉、还原性糖和挥发性成分在不同年
药用植物学实验教学不仅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探索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本文着重论述如何通过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