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瓣移植术联合Mohs'外科切除术治疗面部基底细胞癌

来源 :第十届四川·重庆皮肤性病学术会议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三次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lanie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两例面部基底细胞癌,经皮瓣移植术联合Mohs外科切除术后收到良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本组病例中采用术中快速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判定肿瘤是否切净,然后采用皮瓣修复缺损,达到很好的治疗和美容效果。值得注意的是,术前简易素描图及精准的病理组织标记为皮肤外科医师和病理医师建立了准确无误的信息传递,极大的方便了临床和实验室信息交流。
其他文献
黑棘皮病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色素增加,呈天鹅绒样增厚有角化过度及疵状增生。其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肿瘤,内分泌有关。临床分为两型。(1)恶性型:中老年发病,常伴内脏恶性肿瘤。(2)良胜型:①真性良性黑棘皮病:与遗传有关,幼年发病皮损轻而局限。②假性黑棘皮病:多发生在肥胖者,皮损多限于皱褶处体重恢复正常后皮损可消退。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度肥胖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儿童超体重的现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DHS)是一种较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个别情况下为隐形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定位于1q11-21区域。Migamura等121发现其致病基因位于区间的双链RNA特异性腺昔脱氢酶( DSRAD)。王晓鹏等检测2个DSH家系的患者,发现均有DSRAD基因剪切部位突变,推测可能由此引起正常的基因剪切。导致编码蛋白结构和功能改变,至皮肤色素异常。本病常幼年发病,青春期明显,持续终身
文中报告2例皮肤病的诊疗经验。病例1,患者34岁孕妇,主诉双侧臀部红肿痛包块渐加重近1月,无发热及寒战.病史中有因保胎注射黄体酮2月,已停药1个多月.病例2,患者36岁女性,主诉间断不规则发热1年,曾有2次脑梗塞发生,按结缔组织病治疗曾有效但反复,近期出现掌跖出血性皮损.
文中简要介绍了甲的解剖部位及临床术语。研究发现甲的感染或外伤、系统疾病所致、外界因素都可导致甲的颜色改变。常见的皮肤病甲改变包括银屑病、扁平苔癣、斑秃、结缔组织病等。此外还对甲及甲周的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甲的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等进行介绍。
文中报告1例鲜红斑痣并发疣状痣.患者,男,10岁.右侧颞部红斑、右大腿疣状新生物10余年.大腿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疣状痣改变.结合临床和病理诊断:鲜红斑痣并发疣状痣.本文复习相关文献并初步探讨鲜红斑痣和疣状痣的关系.鲜红斑痣和疵状痣同属于先天性皮肤疾病,均与基因突变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相关,两者并发的情况罕见。以往又合称为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I型,后来有学者认为疣状痣来源并非色素细胞,故将色素血
慢性难愈合性溃疡指无法通过正常有序而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上完整状态的创面.不同原因所致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因学不同, 发生机制也各有差异.临床常见有褥疮、糖尿病皮肤溃疡、静脉性溃疡、烧伤或外伤后残余创面、放射性溃疡、癌性溃疡等.外科治疗是在控制和纠正病因基础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手术时机的把握、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手术适应症的确定则是因人而异的.
恶性黑素瘤(MM)肢端MM是我国最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平均发病年龄50岁.由于MM可早期通过淋巴管转移,并且化疗药对MM基本无明显疗效,故MM至今仍为严重威胁生命的皮肤肿瘤之一.本文对MM进行临床及组织病理病情及预后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MM的手术治疗及辅助治疗方案.临床评估主要包括肿瘤厚度、溃疡及淋巴结受累情况,组织病理评估主要包括Breslow厚度及TNM分级,以及有丝分裂比率、淋巴细胞浸润程
以实例图片展示目前我科在临床中眼部美容手术的各项小改进,主要包括:重睑手术的无创埋线疗法、重睑术后问题的修复技巧、切眉术结合眶骨骨膜悬吊方法、眶隔脂肪转移固定修复眼袋及泪沟填充等.重睑、切眉、眼袋手术是眼部美容手术中经典的几种手术,传统方法效果良好,但在临床中,由于顾客自身情况和要求的不同,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要针对每个顾客提出"个性化设计、个性化手术、个性化服务"的理念,对某些特殊病例和特殊要求的
面部是皮肤疾病尤其是皮肤肿瘤的好发部位,但采用手术治疗往往受多方面的限制,诸如重要器官、神经血管损伤及美容修复等,属于皮肤外科手术的难点区域,在术前沟通、术中操作、术后护理等方面均有诸多技巧需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注意,以达到治愈疾病同时并完美恢复的目的.其中,手术的正确开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又必须结合面部特殊的解剖特点进行,因此如何掌握面部的重要解剖结构是正确开展面部皮肤外科手术的前提之一.本文结合作
Fournier s坏疽(Fournier:gangrene,FG)即为坏死性筋膜炎的一种特殊类型,在1983年由一法国皮肤科医生首先提出并描述,即为肛周、会阴及外生殖器出现的红肿、疼痛,并迅速坏死形成溃疡,向上可蔓延至腹部、躯干,病情进展迅速且凶险,可能继发急性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该病多见于泌尿外科。总结患者危险因素包括:年龄<50岁、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肝脏疾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