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度衰减关系相关论文
地震是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能够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减小损失,挽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在震后第......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部地区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与基岩加速度反应谱.①对比分析了美国西部地区烈度衰减关系,选取了合理的衰减关系.②......
在地震安全性评价以及地震区划等研究工作中,选用合适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速度等)衰减关系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缺少强震记录,我国目前......
根据云南历史地震的 133条等震线资料得出烈度衰减关系为I=1 5M +2 82 6 7- 0 794 2ln (SI+90 33) ;根据多次地震现场调查和经......
对于成都地区的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前人已作过不少研究。但是,在这些衰减关系中,相当一部分是大范围平均的结果。近些年来,真正影响较大......
选取了较为典型的历史震例,并将这些震例的等震线图数字化。利用这些等震线图数据,直接统计出地震参数和震后不同烈度面积之间的关......
本文利用厂址区丰富的地震烈度资料,确定地震烈度衰减关系,通过转换得到相应的地震动参数衰减关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小震近震加速......
根据中国大陆构造应力场分区,本文拟合不同震源机制解的烈度衰减关系,收集了我国西部198次5.0级以上震例,共419条的等震线记录;东部47......
本文根据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及地震活动性特点等将中国西北黄土地区分为4令分区,研究了该地区的地震动衰减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从......
<正>1方法利用地震烈度宏观考察资料即烈度信息点(x,y,I),联立烈度椭圆衰减关系及考虑中心点和方向性的椭圆数学方程,计算地震震中......
本文将重庆及其邻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历史震例,将其数字化得到等震线数据,并进行了拟合.其中,对重庆及其邻近地区(小区域),选用......
通过分析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的模型与方法,设计了一种稳健回归模型.结合区域历史震害资料,应用该模型拟合地震烈度衰减关系,对新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