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教育改革相关论文
我的博士学位论文,主要是以清末教育改革与政治变革为背景,通过学部酝酿产生及其决策和运作的个案分析,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
二十世纪初年正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肇始之期.作为清末江苏最后一任学政与清政府最后一任学部大臣,唐景崇为清末江苏以及整个清......
在19世纪,中国饱受了外来侵略,国内的行政和社会处于崩溃边缘。知识分子与执政精英之间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为了挽救国家,他们必须考虑前......
清末湖南的教育改革开始于维新运动时期,时务学堂建立和岳麓书院改制是该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成果,也是湖南近代高等教育兴起的重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政府为了维持统治,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颁布学制,废除科举,改良私塾以及选派留学生等。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
二十世纪初年正是近代中国新式教育体系肇始之期。作为清末江苏最后一任学政与清政府最后一任学部大臣,唐景崇为清末江苏以及整个清......
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等一系列教育制度改革背景下,地方士绅阶层的职业选择不可避免地发生了相应的流动、分化,基层士绅为谋取新的......
清末的教育改革不仅是新政时期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成就,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巨大变革。以科举制的结束和新的教育体制的萌生为标志,延......
二十世纪初督抚以晚清地方权力膨胀为契机,在教育改革中充当了重要角色,深刻影响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行程。时过百年,中国的教育今......
清末教育改革不仅因为加征学捐而激起下层社会的反抗 ,而且促使传统社会结构的解体 ,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壮大了资产阶级知......
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政府制定了庙产兴学政策。庙产兴学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提拨方外寺观之庙产,二是提拨民间社会组织各团体......
1901年始,清政府进行了一场以自固维新为目的的改革运动,是为“新政”。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教育改革是......
清末教育改革催生了山东大学堂,山东大学堂的成立带动了清末教育改革,山东大学堂和清末教育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兴学育人只能未雨......
1890年成立的中国教育会,以解决包括基督教教育在内的所有中国教育问题为已任。欧美传教士们特殊的西学背景,自然使其成为清末教育......
吴汝纶1902年对日本的教育考察,是清末中国向日本学习浪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吴汝纶详细考察了日本的教育制度和各级学校,记录......
四川的庙产兴学始于1902年利用庙产兴学的国策,而1905年保护庙产的上谕则是个分界线,此前各州县基本由官绅根据本地状况自行拟定计......
清末四川庙产兴学过程中,作为庙会公产资源之一的庙树,在各地都曾被砍伐,以为修缮、营造学堂之用,或筹作学堂运作经费。在不同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