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滩相关论文
长江南京段为例,根据1984—2020年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利用归一化差分水体指数法提取特定水位下的水边线,利用形态学方法提取......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河口湿地的沉积物能吸收和累积环......
大坝运行是改变下游河流水位的重要原因,水位波动促进下游河水和洲滩地下水之间的交换,促使洲滩温度场和水分场重分布,而温度和水......
目的根据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高危传播环境快速评估指标体系,制定血吸虫病现场调查方法并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在湖南、湖......
目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GIS,RS)快速确定鄱阳湖区钉螺孳生地带及血吸虫病高危区域.方法在鄱阳湖区内选择三个血吸虫病重......
水库运行通常会引起河流水位的频繁波动,这种波动会持续到下游很长一段距离,迫使河水进出河岸带,使得河岸带温度场和水分场重新分......
鄱阳湖沿湖11个县(市、区)为我国最严重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之一.这类疫区水位呈季节性变化,有螺面积辽阔,地理环境和流行因素复杂,人......
我国血吸虫病的流行历史至少已有2100多年.解放前,血吸虫病曾肆虐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
目的评价血吸虫病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对控制血吸虫病疫情的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在示范区实施封洲轮牧、改水改厕、健康教育等控......
<正>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长江与湘、资、沅、澧四水的蓄洪调节湖泊。但现今的洞庭湖由于围湖造田、筑堤建垸和被防洪大......
河流湿地随着河道形态的变化而演变。航道工程作用于河流系统,导致了河流湿地结构和范围的变迁,实践中,航道工程引发了主槽刷深、......
周伟民教授和唐玲玲教授,一位84岁,一位82岁,是《南海天书——海南渔民“更路簿”文化诠释》的共同作者。在这本著作出版前,担心“更路......
目的 了解人工灌区钉螺扩散与水位之间关系。方法 在陈村水库灌区的引水总干渠内选择一处坡滩 ,每月系统抽样查螺 ;选择一典型涵......
为了解20世纪70年代以来洞庭湖区湖泊洲滩地表覆盖变化,基于1978年以来的多源中分辨率遥感影像,对洲滩地表覆盖情况进行了监测,利......
长江上游修建水库对三峡工程入库泥沙影响很大 ,为正确估算水库下游因河道下切可能供应和恢复的沙量 ,需要河道河床边界组成资料。......
在分析洞庭湖区东方田鼠暴发成灾史及灾情的基础上,研究了洞庭湖区洲滩演变对东方田鼠暴发成灾的影响.研究认为,中低位洲滩出露面......
目的 探讨东洞庭湖区洲滩钉螺的消长规律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和消灭钉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岳阳县老港村飘尾洲为试点,收集2002~20......
目的 探讨目平湖水位和洲滩植被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 方法 收集目平湖三峡建坝前后两个时段气象水位资料及螺情资料,从2003-2007......
水利血防工程是血吸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湖区洲滩地区水利血防工程的特点,指出不同水利血防工程在洲滩的应用范......
目的 了解东洞庭湖钱粮湖地区垸外钉螺自然消长的变化情况,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1988-2011年间钱......
景观元素分为三种:嵌块体、走廊、本底.在洞庭湖区,湖泊是洞庭湖的本底;洲滩是一种典型的嵌块体,在湖区分布广泛、数量众多,是现在......
为分析近30年淮河入洪泽湖段岸滩的变化趋势,基于1985—2019年间9幅非汛期(10月—次年1月)的遥感图像,对淮河入洪泽湖段的岸滩进行......
摘 要:长江中游枝江-江口河段为典型的沙卵石河段,其航道条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定床敏感性试验,分析了下游水位下降与洲滩......
三峡大坝2003,2006,2009年蓄水水位分别达到135.00,156.00,171.43 m。为研究三峡水库蓄水后长江中游干流洲滩和洞庭湖沿岸洲滩钉螺......
三峡工程运行是否导致长江中下游血吸虫病蔓延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2003~2010年先后在洞庭湖区布置了26个螺情监测站,进行跟踪监测......
为了全面评价和考核湘江长沙段各洲滩近几年来采取的不同灭螺措施对洲滩钉螺(Oncomelania hupensis)螺情的影响,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
采用以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查螺方法,对湘江长沙段洲滩进行连续6年的螺情调查。2003—2008年跟踪调查了湘江长沙段24个洲滩,其......
近日,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对八字墙监测中心下方的洲滩植被样线进行了植被调查,同时对周边洲滩植被的生长分布进行了踏查。本次洲滩植......
南京市建邺区双闸街道位于南京市主城区西部,血防区街道户籍人口约1.48万,沿江江滩长1.8km,秦淮新河入江口向上还有1.5 km河滩。有......
长江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型,下荆江为典型蜿蜒性河道.近40年来,荆江河段洲滩演......
依据有关桥梁的河工模型试验结果及实测资料,分析了建桥后建桥河段的水流、泥沙的冲淤变化,探讨了建桥对洲边滩的影响。结果表明,......
受上游来水来沙的影响,荆江河道自古就分布着较多洲滩。在荆江的变迁中,上游来水来沙及河道的变化促进了洲滩的发育,同时,洲滩作为一个......
近几十年来,受上游多座水库和各种涉水建筑物不断兴建的影响,长江中游宜都至松滋河口段河道边界条件和水沙条件相应发生了显著变化......
2019年8月31日,由长江科学院(以下简称长科院)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河湖岸线和内河洲滩资源高效利用与保护关键技术研......
目的全面了解湘江长沙段各洲滩钉螺的分布现状和数量变化,考核近年来的灭螺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对湘江长沙......
目的查明日本血吸虫感染性钉螺在东洞庭湖麻塘北闸洲滩的分布环境,着重分析洲滩离岸距离、地面高程、坡度及优势植被种类等环境因素......
目前对三峡水库蓄水后荆江河段的洲滩演变还缺乏完整认识。基于三峡水库蓄水前后枯水期遥感影像,分析了荆江洲滩的冲淤变化与分布......
采用具有物理机制的二维水动力模型MIKE 21,基于2006年长江枯水与1953―2000年长江平均来水条件(平均条件)2种情景,模拟比较2种情景......
于2011年5月,以鄱阳湖围垦38 a的水域和洲滩为研究区,采集水稻田、菜地、鱼塘和荒地的0~2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对其理化因子进行测......
日本血吸虫病曾广泛流行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2个省、市、自治区,危害人畜甚为严重。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对日本......
目的 探讨三峡建坝后10 年间洞庭湖湖区外滩滩情变化对钉螺分布的影响.方法 收集1998 年洞庭湖区洲滩滩情和螺情资料.采用当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