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相关论文
《峨日朵雪峰之侧》一诗的解读与评价往往不自觉地带有某种倾向性的“晕轮效应”,将之上升到哲学层面去考虑,少了些许客观冷静。通过......
昌耀以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来点燃诗歌中的生命内核,站在不同的精神视域上来歌颂生命,他用与众不同的想象、语言和旋律,创造出许多......
首先从诗歌的标题分析入手,引导学生感知诗人语言的推敲特点。然后通过对诗歌意图的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诗人的独特视角,还原诗歌现场,从......
昌耀的神通感觉和诗艺锤炼在他经典诗篇中浑融地呈现出来。西部风物在他诗中不是程式化的自动映射,而是与诗人秉性、意绪、灵气浇......
昌耀《峨日朵雪峰之侧》作为中国现代诗而入选教材,虽然单元提示以青春为主题,但学生在学习此诗过程中,对于诗歌语言、诗歌意象、......
【摘要】在现阶段的文学发展过程中,昌耀的诗歌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诗歌代表着古老的、原始属性的特征,并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不......
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直接谈论一首诗就已经足够,不必去关注一个诗人。我不同意这样的看法。因为一个诗人首先是一个人,这个人指的是一......
朦胧诗之后,领衔诗坛的,不是后新诗潮,而是西部诗歌。这是一群实力派诗人,有着纯正的对诗的执着追求,他们因西部之恋不期而遇地营构了诗......
本文将昌耀为数不多的情诗基本划分为三个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他对爱情有不同的观看方式.第一个时期是以1962年为代表的青年时代,昌......
昌耀是中国当代一位重要的诗人,他诗歌文本中所蕴含的浪漫主义气质和苦难意识,对西部物象的体悟及个性话语的坚持被称为中国当代诗歌......
海德格尔说,诗,就是人类带着浓浓乡愁寻找精神家园的漫长旅程。昌耀,这位“新诗运动史上的大诗人”、“诗人中的诗人”,在命运的涤荡中......
在昌耀的诗歌写作中,英雄特性、对苦难的体认和超越、对生之认同及对意义的求索与求索中的困惑等因素及因素的交织,构成其诗歌世界的......
昌耀是中国当代独树一帜的伟大诗人,这是因为他的写作立足于西部高原这一片具有独特诗学积淀的历史厚土,也是因为在长达半个多世纪......
1rn我所熟知的青海新诗作者中,昌耀和白渔是如此的不同:一个,喜欢把感叹凝成五味的铁蛋让你啃嚼;一个喜欢把感叹化成五味的雨淋浇......
在1980年代的十年间,中国大陆的文学、艺术、电影、政治书写经历了一场河流话语的大爆发,这股“河流热”既记录了1980年代社会、文化......
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上,西部诗歌占了很重的分量。从内地走出的西部诗人昌耀,无疑对此做出了重要贡献。昌耀凭借着西部高原给予的精神滋......
鲁迅和昌耀的作品皆具忠于内心、直面现实的气度,昌耀曾在书信中多次称赞鲁迅的《野草》。本文以昌耀的诗歌、鲁迅的散文诗《野草》......
一棺之地水门村素有请风水师相宅相墓的习惯,总想谋得一块风水宝地,风生水起,荫福子孙.越是富实的人家越是将风水看得比命根子还重......
昌耀的诗透露着对人生境地彻悟的洞察,表现了对命运、苦难、孤独的反思和对生命本体形而上的哲思。在奇崛的意象、陌生化的语言中......
当我们从现象学角度认识昌耀及其诗歌时,会有不同的结论,甚至有时截然相反,这正是其人其诗丰富性的意义所在.他是一面镜子,既照见......
各位诗人,各位朋友:很高兴以书面发言稿的形式,参与四位诗人的诗集研讨会。这四位诗人:肖黛、宋长玥、葛建中、郭建强,既是我在青海......
19世纪在俄罗斯诞生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20世纪在中国诞生的昌耀在生平经历、情感追求、精神气质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昌耀也声称......
摘 要: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骆一禾、叶橹等人对昌耀诗歌的评价使相关研究推进了一大步,昌耀对自身创作中不断凸显的“疲惫”也了然......
昌耀早年的诗歌就清晰地表达着个我的觉醒,这在那个时代是罕见而珍贵的。年轻的昌耀在早年诗中表达的对西部高原的热爱,在自己后来......
20世纪80年代前期在昌耀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诗人本时段诗歌的思想主题和情感内容的扫描和梳理,在分析诗人的......
在中国当代先锋派诗人中,昌耀是对文化意义的构筑形式极为敏感的诗人,也是对它表现出极强颠覆意图的诗人。这种意图,源自昌耀的古典人......
采用与早期诗歌对比的方式对昌耀后期诗歌进行分析,探讨其后期诗歌出现的种种精神症候,尤其是从“紫金冠”到“便帽”的精神转变。昌......
本文将昌耀与惠特曼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作家并置,在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领域里,运用生态批评理论,对二人的自然性、整体性......
2000年3月23日,难以忍受癌症折磨的昌耀堕楼而走了……如果说海子的死是一个神话,那么昌耀之死则是一个“象征”——他的“灿然西......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年参军,在朝鲜战场上负伤,1957年因写诗被打成“右派”,在青海务农,20年后重返诗坛。提起......
当代文坛的优秀作家很多,优秀作家的成功莫不与他们对语言的尊重相关,尤其是诗歌的语言。昌耀诗歌语言的特质是值得深思的,不仅在于他......
"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我活着从远方回来了!"(<归来>)满身伤痕的流沙河从流放中"归来"了.这位目睹了物质和精神废墟的真实,从苦难的......
从1982年至1985年,昌耀写就了气势恢弘的大西部诗,其精神实质是用强烈的生命意识张扬生命力.诗人把视线投注到了整个大西部及其陈......
《烘烤》是昌耀后期的代表作,可以视为昌耀为自己以及包括他在内的一代诗人绘制的自画像。诗歌以“烘烤”这种特定的身体感为隐喻,体......
昌耀早期的创作被学术界公认为是偏离当时“主流诗歌”的写作模式并取得了突出的艺术成就。但是昌耀在20世纪50年代公开发表的作品......
从诗歌艺术创作规律和审美的角度,论析西部诗人昌耀诗歌的总体内涵和艺术特色以及其语言从古典特质到现代叙述语式和不分行诗体的......
昌耀与惠特曼是中外诗歌史上成绩斐然的两位诗人,相近的生存状态与人生遭遇使得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呈现出类似的精神气质。他们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