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风切变相关论文
强对流天气局地性强,难以准确、提前监测预警,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了弥补探空资料在连续观测中时间间隔长的不足,利用......
基于2015~2020年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和多源气象数据,分析了北京地区0~3km中低空垂直风切变在不同PM2.5等级下的演变特征.结......
2015年7月30日山东突发较大范围暖区极端强降水,由于触发机制不明显、且对对流系统的发展方向判断不足,导致预报偏差较大。利用多......
利用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贵州铜仁2019年2月17日(简称“02·17”过程)和2月20日(简称“02·20”过程)两次冷锋后......
表征大气垂直动力混合的垂直风切变对大气容量的调制、污染物的聚集和扩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基于2015—2020年京津冀地区......
利用FY-4水汽云图、NCEP/FNL资料、自动站资料和ERA-Interim海温资料,分析入海增强台风“摩羯”(1814)和入海减弱台风“利奇马”(1909)......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和群发活动最频繁的海域,约有一半的台风个例在群发事件中生成。相对于单个台风,台风群发事件涉及尺度广、危......
台风过程中海气相互作用和快速增强过程是两个重要的科学话题,本文分别使用海-气-浪耦合模式和三重嵌套的涡旋跟随中尺度大气模式......
垂直风切变作为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重要环境因子,其不同的大小、方向、深度和高度特征可能对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利用新一代GPM IMERG卫星遥感反演降水数据产品以及NCEP提供的海表温度(SST)、海(陆)?气界面热通量和风场等资料,对超强台风“利奇......
环境风的垂直切变是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关键因子之一,深入理解垂直风切变影响热带气旋强度变化的物理机制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
热带对流层顶是对流层空气进入平流层的主要源区,因此成为全球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过程的关键区域。研究热带对流层顶的物理过程......
本文对2015年1月~2019年12月收到的话音方式航空器报告的风切变事件进行分析,发现乌鲁木齐机场低空风切变事件占风切变事件的68%,低......
为了对热带气旋的定量降水预报提供依据,本文以2000-2009年所有西北太平洋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为研究对象,利用GMS5-TBB卫星资料......
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提供的热带气旋最佳路径资料、常规观测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GFS 0.25°×0.25°逐6 h再分析......
基于NOAA和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5)模式历史试验输出结果,首先评估模式对控制台......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多普勒雷达组网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中尺度数值模式WRFV3.4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2013年5月......
利用ARPS模式对飑线发生发展过程进行二维理想数值试验,讨论了低层环境垂直风切变和水汽条件变化时,飑线内部物理因子配置变化及其......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数值模式模拟结果分析不同环境垂直风切变环境中热带气旋外核区对流尺度下沉运动和近地面冷池的特征。不同切变环......
本文利用数值模式研究不同环境垂直风切变(简称风切变)影响下热带气旋外核区对流尺度上升运动(简称上升运动)的特征。结果表明,在......
从1964年至1988年世界上发生的飞行事故中,至少有32起主要是由风切变原因引起的。这种事故导致600多人死亡,约250人受伤。引起人......
2020年1月24-25日,广西出现近20年来范围最大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雷达、卫星以及再分析资料,对此次天气过程进......
利用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欧洲中心细网格模式预报等资料对2017年9月27日西安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气象资料、自动观测站资料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分析了2019年4月9日发生在湖州地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
热带气旋(简称TC,以下同)结构和强度变化常常伴随着强烈的高影响天气,给实际预报工作带来了困难,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对TC结构和强度......
利用一个完全可压、 非静力及原始方程热带气旋模式(TCM4),通过对f平面和β平面中不同强度的垂直风切变下理想热带气旋的模拟,研究......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地面加密自动站、FY2F卫星TBB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WRF模式的模拟资料,对2015年6月......
热带气旋(TC)强度和结构变化是下垫面、大气环流背景和TC内核动力过程等诸多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利用一个全物理的非静力......
本文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3.1.1模拟了2014年3月31日一次华南飑线过程,利用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对此次飑线过程的动力、热力和......
台前飑线是能够造成强烈天气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具有持续时间短、天气剧烈变化和破坏性强等特点,对台前飑线的发生、发展和维持等相......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数据、雷达组合反射率因子以及NCEP GFS分析场资料(水平分辨率0.25°×0.25°),对2016年4月26日影响......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阿克苏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3年6月17日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温宿罕见大暴雨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雷达回波......
利用观测资料对2013年7月7 ~11日(简称“7·7”)发生于四川盆地西部的极端暴雨及局地对流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这次持续性暴雨......
文章对2014年5月23日河西区域性沙尘暴进行分析研究,深入剖析各项气象要素在沙尘暴爆发前期的表现,发现:天气形势与地面系统的相互作......
利用气象观测站小时雨量、不同探测手段得到的高空风资料,对2016年7月19—20日华北特大暴雨过程中河北南部降雨不同阶段水平风的垂......
2003年4月13日凌晨至14日傍晚,广东南雄地区出现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本文从大气环流背景、动力学、热力学特征和激发机制等对这一......
利用西宁CINRAD/CD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等从影响降水的主要因子方面探讨了2011年7月2日晚青海互助县一次局地强降......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以及雷达观测资料对发生在粤北地区的一次降雹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次降雹过程是在高低空急流、切变线......
应用常规天气图资料、地面加密降水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及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7月19日山东飑线过程和2011年7月26日河北......
利用地面加密自动站、天津塘沽多普勒雷达、FY一2C静止卫星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2008年6月25日下午天津地区一次罕见大冰雹过......
为使船舶驾驶人员对西北太平洋海域热带气旋的生成和活动规律有所了解,利用2010年中国、日本发布的该海域热带气旋实况资料和气候......
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结合其它实测资料,分析研究了2003年8月28~31日发生在大成都地区的区域性暴雨过程.从回波的强度、结构、风......
2020年8月14日西藏拉萨出现强对流天气过程,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卫星资料、NECP再分析数据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资料,进行诊断分......
2003年5月18日开封市强对流天气环流形势分析结果表明:500hPa横模是产生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强化流天气发生在500hPa横......
利用常规天气图、物理量、多普勒雷达 Web GIS拼图、自动站雨量等资料,采用中尺度分析和特征提取方法,对2013-03-19-20日上饶市出......
使用常规天气、WebGIS雷达拼图、风廓线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资料,采用物理描述、统计和对比分析等方法,对2013年6月27-29日鹰潭市出现......
2015年8月7日华北西北部的一次断线状对流系统向东南方向移动,并与平原地区多单体雷暴合并、组织,最终形成强飑线,造成北京地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