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评论相关论文
外宣媒体利用短视频国际评论这一新兴融合传播形态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国在国际舆论场上对涉华议题“......
新形势下的国际评论写作马世琨我们讲新形势下的国际评论写作,新形势主要指什么?我概括为这样三点:一是我国对外政策作了重要调整。随......
在关于日本现代化在世界史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国际评论中,人们争论的焦点是:为什么在亚洲(或所谓第三世界)只有日本以明治维新为......
不少老一辈国际新闻人曾阐述过国际评论写作的经验与心得。①但如何办好国际评论版面或栏目,至今却尚未破题。这一是因为国内虽有......
内容简介本书收入人民日报重要国际评论“钟声”2012年全部文章200余篇。“钟声”于2008年年底推出,是人民日报新的评论品牌,主要......
国际时事评论,通常是指新闻机关对刚刚发生的国际事件或国际上出现的新问题、新动向,所作出的最迅速的反应和评价,向公众提供第一......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宣传工作带来了挑战,催生了基于互联网技术和客户终端的全媒体创新.在“千帆争渡”过程中,一批......
2008年11月,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了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这是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国际评论。钟声,“中国之声”......
国际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种类型,也是容易受到忽视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国报纸的国际新闻评论。从新闻评论的定......
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反映编辑部立场和主张的宣言书,是快速、有效参与舆论斗争,正确引导舆论的有力武器。国际评论就是要从......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新华社有个署名“彭迪”的国际评论很为知名——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都能够看到和听到“彭迪”精彩火辣的......
在评论文章多如牛毛的当下,国际评论相对而言属于一个冷门,因为它需要比较专业的国际关系知识,需要准确无误地把握中国外交动向,需......
最近一段时间来,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前途引发了激烈的争吵。中国经济到底还行不行?国际评论界可谓泾渭分明,分为“牛派”和“熊派”两大......
创立于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了很多政治干部。《国际评论》作为莫斯科中山大学内部第一本中文周刊,......
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国际新闻奖”的评选3月底在上海举行。人民日报的《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和进步》、新......
胡济邦跨越新旧中国,既是外交人员,又身兼记者身份,为中国的媒体外交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胡济邦凭借超高的语言天赋奔走于二战战......
胡愈之在丰富的社会活动经历和众多作品中,体现出较为鲜明的外交思想。胡愈之倡导以科学研究方法来审视外交,并尝试系统地提出国民......
国际评论不能为写而写,率性而写,应是着眼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服务外交工作大局。为写而写,是一个职业要求;率性而写,则很难把写作与国家和......
国际评论是胡愈之所擅长的文体之一,国际问题专家亦是其诸多身份的一种,然与其他文体和其他身份所不同的是,胡愈之的国际评论是历......
一般而言,一张省报往往重新闻胜过重评论,而就评论而言又往往重"省评"(针对本省事务的评论)、重"国评"(人民日报、新华社社论或评......
国际新闻评论员的价值就在于,尽可能地避免陷入新闻传播的陷阱,帮助读者或者观众认清各种误区,从而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得出符合逻辑......
荷兰奈梅亨大学政治科学和公共管理研究所塔克.布兰德森、韩国政治科学和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研究所金善赫在《管理科学国际评论》2010......
曾几何时,国际评论因为专业性比较强,只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专利。而这几年,随着地方媒体尤其是地方都市类报纸重视国......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日趋复杂。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对国际事务的......
写好国际评论,选题应做到“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立意应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布局应坚持“巧设计、妙安排”;写作应追求“寓事于......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报纸上的新闻产品有了多种传播形态与分发渠道,为报纸栏目的影响力提升提供了更多的路径选择。目前,大众日......
国际新闻评论是以国家为主体,针对国际事件,代表国家立场进行的意见表达和话语权争夺。《环球时报》作为我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先行者......
<正>由中国主导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今年底就将宣布正式成立,并投入营运。截止2015年4月15日,申请加入亚投行的意向创始......
2008年11月,人民日报国际部推出了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这是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国际评论。钟声,“中国之......
7月3日至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德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德国汉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二次峰会。在国际形势......
<正>2008年,国内国际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复杂的国际舆论斗争中,新华社开辟了"新华国际时评"栏目,一年多来,"新华国际时评"紧......
语体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目的、对象、范围、内容的需要而形成的语言表达功能体系。以语体风格为“切入点”研究人民日报的国际评......
<正> 陈特安从事新闻工作近30年,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并屡获中国国际新闻奖,多次被人民日报社和部门评为先进工作......
<正>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国际问题报道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已连续担任了四届国际台和全国广播系统的优秀广播直播节目评选工......
旅美华人梁厚甫(1908—1999)是著名的作家、评论家。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期,他的国际评论常刊登在香港、新加坡的报刊之上,《参考......
梁厚甫是上个世纪著名的旅美华裔国际评论家,他的国际评论,在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一带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梁文语言运用上的技巧,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