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蜀相关论文
杜甫在入蜀后创作了大量描摹锦江、涪江、嘉陵江、长江的不朽诗篇,用壮美的语言歌颂大好河山、借此抒发家国情怀。这些蜀中临江诗显......
杜甫对苏轼乃至整个宋代诗坛影响都很大,而北人杜甫入蜀与蜀人苏轼南下,这两段经历有不少相似处,故笔者特意拈出。饮食最能反映生活状......
杜甫和李商隐俱为唐代著名诗人,都来自中原,而生命中又有一段重要的入蜀经历。杜甫的寓蜀诗歌历来是唐诗研究的显学,在中国诗歌史上有......
巴蜀地域在北宋统治地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当时全国各地深具才干的文人纷纷被派入蜀.北宋入蜀文人主要来自福建、江苏、浙江等南......
杜光庭曾两次入蜀。第一次,早在僖宗广明元年(880)出逃长安之前,就已在三蜀乃至汉水流域的均州游访圣迹、纂记异闻,后来“漂寓成都”,......
宋初文人张咏是在兵乱战火之余入蜀,对巴蜀地域实行驯化,敦促蜀人应举入仕,提倡俭约之风,改变了巴蜀地域的士人风习.使巴蜀地域迅速成为......
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一诗的理解众说不一。如果在传统的“知人论世”的阐释模式之外,具备“设身处地”的意识,重点审视第四句的......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贰臣关注的焦点主要是清初的贰臣文人和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个案,没有从深入而广泛的意义上去探讨各个时期在王朝更替......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其生活于蜀地的九年时间里,形成了他成熟的文论思想和主张.他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文论中的"文道论"、"文气说",从......
晚唐诗人李洞约有三十首诗篇涉及蜀中.本文根据现存文献资料,试对诗人李洞的蜀中诗歌创作加以考辨,主要剖析了其在蜀中寄与侯圭、......
吕碧城。何许人也?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聊见其誉隆盛。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中云:“碧城女士不但才调高绝,容......
【正】 公元七五九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是杜甫一生最困苦的一年,也是他诗歌创作取得辉煌成就的一年。继《三吏》、《三别》之后,杜......
八里 野猫水:路平,三家人。 [愚注] 今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团堡乡野猫水村,在318国道边。 七里 朱沙屯:三户人。 [愚......
期刊
论曾国藩与左宗棠的交往及其关系王澧华在曾国藩的湘系同党中,左宗棠是一个特殊的人物。左宗棠小曾国藩一岁,中举则早曾国藩一科,但道......
【正】 一、说名 草堂,原本茅屋之意。史载东汉焦先,隐于焦山,结草为庐。汉末诸葛亮有南阳草庐。魏晋六朝,僧寺多名草堂,“鸠摩罗......
【正】 自秦历汉至唐,有不少宦蜀的外籍人,在治蜀上政绩卓著,泽被后世,蜀人有口皆碑,如秦蜀郡守李冰、汉蜀郡守文翁、蜀汉丞相诸葛......
晚唐时期,王建控制蜀中,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蜀中政治安定,无战乱之忧,王建礼贤下士,广纳人才.著名诗僧贯休在抑郁苦闷中于天复二......
入蜀是初唐时期渐成规模的文士区域性游历现象,包括知名诗人、文坛盟主在内的众多文士出入蜀地,创作出大量入蜀题材的诗歌,引发一......
一、巴蜀:北方移民南迁的首选之地东晋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征蜀,四川地区重归晋朝版图。自此至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遣第......
<正> 愈来愈多的资料证明,远在三千多年前,位于今天四川盆地的巴蜀之国就与中原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周文化曾对巴蜀文明起了巨大......
杜甫入蜀之后的战乱诗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成熟的标志。入蜀后,杜甫彻底地淡出了政治领域,这段与社会亲密接触的过程使其现实主义的......
【正】 一 原诗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乃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
<正> (生卒年不详) 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和道教学者。字圣宾(一说宾至)号东瀛子。处州缙云(今属浙江)人。唐懿宗成通(860—873)中......
【正】 一 唐五代时期的蜀地,即大体上相当于唐代剑南道的区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地区。初唐的陈子昂说过:“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
黄庭坚曾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5),因编修《神宗实录》失实的罪名,被贬为涪州(今重庆涪陵)别驾,安置黔州(今重庆彭水),后又被移置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自古文人皆入蜀",这一文化现象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慢慢走向中兴的中唐元和时期也表现得尤为突出,一大批非蜀籍的诗人纷纷来......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
长江三峡南岸入蜀古道,是除三峡水道外又一入蜀的重要陆路通道。此道东起湖北宜昌市江南点军区姜诗溪口,西至利川市谋道苏拉口,全......
巴蜀地域在北宋统治地域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使当时全国各地深具才干的文人纷纷被派入蜀。北宋入蜀文人主要来自福建、江苏、浙江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