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相关论文
范源廉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民国时期担任过教育部总长和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范源廉高等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创......
近代以来国门洞开,外国教育制度通过各种渠道逐渐传入中国。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经验,在中国建立近代学制,开展研究生教育,是中......
186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在山东参照美国教育模式创办了一所教会大学——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无论在引入西方的先进教育理......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发展和变化,与西学东渐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西学传播的深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实现了从......
民国年间,对著名大学校长的赞誉,有两个版本:一说是“北有蔡元培,南有钟荣光”,另一说是“北张(伯苓)南钟(荣光)”。无论哪个版本,钟荣光都并......
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以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为代表的“学衡派”力主“昌明国粹,融化新知”,其教育主张独树一帜。与此同时,......
创办于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为中国创建最早的近代大学之一。《山东省城试办大学堂暂行章程》作为中国近代大学创制时期的重要文献,......
<正>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学堂早16年,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1896年,......
<正>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
第二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中国处于强敌环伺、内忧外患的危险境地。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一些开明人士为了维护即将崩溃的封建制度,进......
<正>高等教育被界定为:中等教育以上程度的各种专业教育及少量高等教育机构设置的一般教育课程计划所提供的教育。其涵义随历史发......
追溯20世纪上半叶中国人自办与参办私立大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轨迹,是深入认识中国私立大学的路标和门径。20世纪前半期,中国私立大......
<正> 1895年成立的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比京师大学堂早3年,比清华大学堂早16年。1896年,中国近代第二所大学——南洋公......
考察中学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由中心走向边缘地位演变的事实及这种演变背后的思想根源,是本论文的主旨。为此,本论文的研究思路是:考......
近代学科在中国高教中的设立是近代中西方文化接触、交流、冲突、融合的主要途径。系统地展示这一过程,从中总结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