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论文
摘要:本论文通过“有”和“??”的语法化对比研究,从语义特征、基本句式及其时体范畴、语用特点三个方面分析二者共性和个性,为日后的......
对于异体字我们既要从共时层面对其进行研究,也要从历时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异体字的历时演变中往往还伴随着字词关系、字际关系、......
东乡语里有"■"一词其义为"鸽子",中古蒙古语里有"kkriɡen"一词其义为"鹁鸽"。我们从词义和语音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以后,这两个词不仅......
期刊
“”类程度副词,是指表示程度高的一组副词。龙岩话里的“”类程度副词可以分为三组:一、;二、极、成、好;三、死人。本文分别从......
殷墟卜辞中常见"■",其句式结构为"氏名+■",内涵意义可为军事组织或聚落单位,有时可单指个人,即作为某长官。"才(在)■"为出组卜......
《汉语大字典》对《诅楚文》"将欲復其■迹"一句中的"■"的解释不确切,在考察前人对《诅楚文》的研究资料,特别是对"■迹"二字的解......
“谷”“希”本是由描摹布线交织的象形字所衍生的分化字,“谷”表示粗葛之义,“希”则表示细葛之义。二字古音亦近,安大简“绤”之异......
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分析,语言从最初的创建到学习、理解与具体运用,基本上都能够透过人类的认知而加以解释说明。语言既是人类认知......
“怼”目前在网络上异常火热,本文认为这一“怼”字实为方言词“■”的误写,本文就此进行简要讨论。
“怼 ” is currently extr......
音节的组构涉及到语言的发音、韵律、构词等,有关音节的描述、处理以及习得的探讨,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都关系重大。“biángbiá......
期刊
古代文献中"禾、和"通用,这为寻找"和"的源头提供了线索。《说文》"禾,嘉穀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虽点出了"禾—和"的......
试论陶文“■”“■”与“大火”星及火正王震中在史前陶器、玉器上的刻划符号中,“”及其简体“”是耐人寻味的。这类刻划符号,自60年......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话语标记作为一种文化行为,是说话者自然表现出的言语行为习惯的文化形态。因此,即使把话语标记看作是一个单纯的语言知识点,但因中韩......
"■"和"■"是韩国语被动态常用的两种表达方式,在表达被动义这一方面两者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两者在意义和形式上是有细微差别的。......
本文以初中级韩国语学生为对象,综合分析研究学生使用韩国语的基本连接语尾"■"和"■/■/■■"时出现的偏误,并且分析出错成因,以......
在韩国语中存在一种说话者故意使用较高程度的尊敬语言来表达自己相反意愿的"过分尊敬"现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
本文据《齐民要术》不同版本锋字的查检,提出该书通行本种植作业中的“锋”,应为“■”。首次作读 Pang 音,深耘疏松土壤释义的尝......
西周金文和战国晋系古玺中有一个从从世的字,旧有"朑"、"■"、"■"、"■"、"■"、"■"和"百世"合文等多种释法,莫衷一是。本文通过......
朱炜先生认为"■"字是一个中国文献失载的汉字,未见于汉语古今字典辞书。通过考察可知,"■"及相关异体用字出现在宋元以来历代汉籍......
在民族的形成中,原始氏族或部族作为人的意识活动之一的审美活动的特征。必然从属于原始氏族或部族的群体特性。在古代巴蜀的西北和......
根据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诗经》的异文资料,《诗·魏风·葛屦》的“宛然左辟”本作“傀然左倪”,是描写新妇行为特点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