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维钧相关论文
国联调查团组建之初,在代表人选及调查范围问题上,日本极力促使其朝着有利于本国的方向调整。英美等国不希望日本破坏既有远东秩序,尤......
1932年,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赴中国实地调查九一八事变真相,在上海、杭州、南京、北平等地受到中国各界的热情招待。国民政府与日方一......
顾维钧(1888-1985),字少川,素有“民国第一外交官”之称,曾在北京政府、南京政府任职外交总长,后担任驻美、驻英、驻法使节等职务,也......
"中日密约"是巴黎和会山东问题中日争执的焦点。和会前夕北京政府外交政策方针由"亲日"转向"亲日联美",陆征祥到达巴黎后经......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为提振抗战士气、缓解财政困难,提出对英美大借款计划,其中对英借款1亿英镑,并希望不能有担保条件。194......
顾维钧(1888-1985)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外交家。顾维钧亲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见证了中国外交的发展历程。顾维钧在九......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多次向国联提议组织国联调查团,调查事变真相,希望借此制止日本的侵略。但由于日本的反对,国联一直无法就中国的......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其一生参与了中国众多的外交活动。九一八事变后,他为使国民政府掌握外交主动权,揭露......
这是个乱世纷争的年代,这是个人物闪耀的年代,这是共和宪政的最初试验场,也是内外各种势力的角逐地。赵焰从大历史角度描述自袁世凯去......
忍耐,表现在外,是低头下视,视有若无;表现在内,是处变不惊,静若止水。因此,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人要忍受,才能有人缘;做事要耐烦,事业才能成功。......
数年前,一位德国归来的媒体人与我们谈及一个现象,中国相当多的知名媒体老总都是30岁左右的年龄,这在德国是不可思议的,特别是在传......
顾维钧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外交活动家 ,也是世界著名的外交活动家之一。早在 1912年 ,他留美学成归国伊始 ,就进入外交界 ......
“修约” 在1919年巴黎和会、1921年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曾经两度向列强提出修约要求,但均未受到重视,只得到“口惠而实不至”的......
共和第一日,却是有法不依的第一日。无论革命者、保皇者、都按需自取,随时毁约,动辄乱法。袁世凯之困即是共和之困,抉择容易,尝试却难。......
珠海市景色怕人,充满南国风情,虽已入冬,仍不减魅力;然而对笔者而言,坐落于唐家镇上的“共乐园”及其原主人中华民国首任国务总理......
最近在看《民国政要和他们的夫人》,写到民国外交家顾维钧与第三任太太黄惠兰的故事。作为富二代,黄惠兰曾经是顾维钧事业的好帮手,得......
金问泗是民国时期重要的职业外交家和关税专家。曾先后出任中国驻欧洲五国大使。二战结束后,金问泗率团参加了创建关贸总协定的一系......
他曾出使英国和国联,后来官居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然而,他远没有伍廷芳顾维钧王宠惠王正廷等声名显赫,甚至有人称他是“被遗忘的民国......
如果北洋政府外交界存在一个首领的话,那绝对不是陆征祥,也不是顾维钧,而是颜惠庆。 不得意的晚清“洋进士” 1877年4......
王正廷一生曲折多奇然最主要的奉献还是在外交界其历时之久,处事之多,贡献之广,堪称民国职业外交家群体的重镇人物,同时他也是民国......
民国时期,内政局势几度沧桑,人事代谢,而顾维钧这位职业外交家却始终站得稳、兜得转,堪称官场“不倒翁”。这其中的缘由不是三言两......
在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美国圣公会在上海创办的圣约翰大学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为中国培养和输送了许多著名外交人才,早期有施肇基、颜惠庆......
据黄华回忆,1971年11月,当他作为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和常驻安理会代表到达纽约联合国总部时......
鲁迅的《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里,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太炎先生虽先前也以革命家现身,后来却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所手造的和别人所......
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美籍山西人朱葆瑨,英文名Paochin Chu ,是国际知名的文史学家,研究中国史的权威。 1928年8月5日,朱......
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上,就山东半岛的权属问题,我国外交家顾维钧与日本代表牧野巧妙智斗,上演了一幕请君入瓮的好戏。 第一次世界大......
在嘉定,有我的不少朋友:陆棣、张、殷慧芬、须兰……都是写小说的,都以自己的创作特色在文学界占据一定的位置。我觉得稀奇,在一个县或......
小时候,杨雪兰想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如今,百人会帮她实现了部分理想 杨雪兰的人生经历就是一部传奇。 她出生上海外交世家......
严幼韵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除了第一任丈夫早逝外,她的身家、履历、相貌、学历都是让人艳羡的。 复旦校园里的“爱的花” ......
在充满男性冷峻的汽车王国,身着旗袍的杨雪兰宛如一位女王,审慎地梳理各种人际关系,引导美国商界与中国对话。受到两位父亲的熏陶,从小......
孔令仪是孔祥熙家族最后的第二代成员。宋美龄晚年移居纽约后,得到孔令仪悉心照顾。孔令仪因压力太大,头发几乎掉光。她行事低调,晚年......
1937年的中国是孤独的,王宠惠同样也是孤独的。那时的国民政府外交部长,并不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位。7月9日的那个早晨,南京酷暑难耐,刚......
经过90年的风风雨雨,“五·四”运动已经成为进步、爱国的象征,当时的当事人并没有沉寂在历史的迷雾中。让人难以忘怀的,其中就有现任......
作为黎黄陂的后人,家庭的影响是传承正直、勤俭、宽厚的家风,享受家人间的恩爱和时代变迁带来的新生活 1959年出生的黎昌晋,比......
陈家萍,70年代生人,安徽省作协会员,著有长篇小说《二水中学纪事》,中短篇小说《红灯·绿灯·黄灯》等,发表散文作品百万余字,在《......
宪政 曹锟就职宣言 “所私幸者,国家之成立,以法治为根基,总统之职务,以守法为要议。历任总统,皆系一时之彦,以国家根本大法......
共和 袁世凯誓词 “民国建设造端,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达国......
日前,宋子文的长女宋琼颐女士从美国首次归国,带回了她父亲的一批照片和日记,通过这些珍贵资料,我们得以了解这位国民党 “金融管家”......
也许唐德刚在史学上的贡献还不能让严肃的历史学界普遍认可其为大师,但他独特的历史书写方式,却使得历史走出专业化的天地,贴近大......
澳大利亚首任驻华大使费思棻曾半开玩笑地说,王赓武可以当好中国总理。历史学家唐德刚则可惜这位国立中央大学的学弟没能成为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