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标的相关论文
诉讼标的是民事诉讼法学中的核心概念与研习难点。应辨析诉讼标的与理论上抽象的民事之诉、当事人具体追求的诉讼请求与对应事实上......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出台,明确了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要件与处理方式,弥补了立法空白。随着民事重复起诉案件数量......
2018年2月8日,《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106条规定了识别行政诉讼重复起诉的“三要素说”标准:即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诉讼标......
2001年《证据规定》第35条第1款首次确立了释明变更诉讼请求制度,但实务中因法官对 “诉讼请求”含义理解不一、笼统地将释明性质限......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山论"论断,为中国绿色发展道路指明方向,亦为环境司法诉讼奠定理论之基。(1)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不......
基于111份裁判文书,分析重复起诉条款与部分请求的关系,明确法院只有在原告满足条件时才能容许提起后诉,法官应积极释明,充实对前诉的......
在我国司法实务中长期以各种标准对民事重复起诉进行识别,不利于民事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直至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施行的《关于适......
...
“一行为一诉”规则,要求在一个行政诉讼程序中,原告的诉讼请求通常不得指向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行为,否则将构成诉讼请求不明确,不满足......
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实施需要实体和程序的密切协同,是实体规范向裁判规范转化的典型例证。在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权利产生竞......
传统一体化的诉讼法理论将诉讼标的与当事人的实体性权利保障实质关联。然而,在环境公益诉讼中,原告诉讼资格的取得及其诉权的行使不......
近年来,域外两大法系和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于重复起诉及其产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2015年,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最高人......
在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未出台之前,我国民事诉讼......
既判力原则上具有相对性,但由于某些行政行为往往涉及众多行政相对人,法院在适用既判力规则时呈现出主观范围不断扩张的倾向。各级......
“另案处理”现象在我国民事判决书中大量存在,法官在裁判案件时多会使用“另案处理”这一表述。然而,我国并无明确的关于民事案件......
生育使得人类不断发展与繁衍,家庭与社会都对生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承载了人们对生命美好的期待与愿望。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的......
学位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解释》第26条指明了实际施工人可以向非合同相对方的发包人直接起诉,但其请求权的基础并未在该解释中得以阐明,......
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当中,诉之客观变更制度的容许性要件是研究不多的话题。因此,本文的核心问题就是原告应当符合什么条件可以为诉......
一直以来,“一事不再理”都被视为一项基本原则运用在民事审判中,诸如“违反一事不再理原则”“不属于一事不再理”等表达方式在裁......
重复诉讼的识别及其规制是诉讼经济原则的内在要求,旨在强调诉讼经济、程序安定以及司法权威的禁止重复诉讼规则亦是民事诉讼规则......
高空抛坠物侵权损害补偿纠纷共同诉讼因其原告可以自由选择起诉全部或部分被告,而法院在裁判时需要对全体被告合一确定裁判内容的......
由于我国立法与司法制度的不健全,重复诉讼现象一直存在,成为一直困扰我国司法的难题。过去,司法实务界总是依据“一事不再理”原......
2015年2月4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247条首次对......
共同诉讼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诉讼制度,在实践中运用范围也极为广泛。但我国的必要共同诉讼在“二分法”模式下出现极度泛化的......
2015年施行的《民诉解释》第247条确立了关于禁止重复起诉的制度。当前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民事重复起诉的识别标准不够......
重复起诉的识别一直是我国实务和立法的难题,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司法解......
重复诉讼现象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屡见不鲜,该种诉讼行为不仅会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也会动摇判决之稳定性、损害司法公信力。长久以来......
重复起诉与审判实践联系紧密,其中又以重复起诉识别标准为研究核心,关于重复起诉的识别标准理论上众说纷纭,我国在2015年出台了《......
民事诉讼当事人在诉讼活动中会围绕诉讼标的、事实、证据、法律适用等问题产生争议,并在当事人“你来我往”的过程中逐步呈现案件的......
为理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公益诉讼的关系,避免各地法院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出现矛盾,最高人民法院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
期刊
厘清诉讼标的与诉讼请求的关系对有机衔接民事诉讼法与民法,保障《民法典》正确实施具有关键作用.民事诉讼立法重“诉讼请求”与理......
调解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在纠纷处理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海事法院与中国海事仲裁......
对权力清单定性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权力清单效力的理解,从而影响权力清单在实践中的适用。鉴于权力清单承载的简政放权......
2015年1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7条首次明确将重复诉讼列入了规则对象,明确表示禁止重复诉讼,......
部分请求因与诉讼标的、诉讼请求、既判力等诉讼法理论论争盘根错节,学界争议颇大,且与我国实务处理脱节。从回应司法实践需要到实......
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先行判决制度在适用范围和条件、启动方式以及剩余部分诉讼标的的处理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首先是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司法解释)第106规定了行政诉讼重复起诉的三要素识别要件,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12条所规定的按份责任,主要是基于利益平衡的考虑,依原因力理论或者过错程度来划分责任份额,从而......
2018年2月8日公布并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对《行政诉讼法》具体适用问题针对司法实践做了回应性的全面、系统的规......
在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爆炸式增长的当下,我国正面临司法资源紧张的局面。重复诉讼会造成民事诉讼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矛盾判决......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的出台在司法解释层面指明了重复诉讼认定的方向,但若将官方重复诉讼构成要件运用于审判实......
2015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7条首次将重复起诉制度纳入其中,并且明确了重复起诉......
新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九项规定“诉讼标的已为生效裁判所羁束的”裁定驳回起诉,本文是对该法条作出的法律规范......
部分请求是指对于在数量上具有可分性的债权,当事人先提出其中部分债权的请求,然后通过再诉对剩余部分债权提出诉求。部分请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