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河段相关论文
洞庭湖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除此之外,洞庭......
将有回水顶托影响的河段视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把水位过程视为时间序列,用时间序列分析最优控制理论,建立了可考虑回水顶托影响的水位......
“十一五”期间,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内河航道建设,加大投资力度,全国通航条件大为改善。新增及改善内河航道4181公里,使全国内河通航......
华夏大地,千百年来流行一句俗语,曰:“湖广熟,天下足。”意指只要以湖北江汉平原(包括湖南洞庭湖平原)为代表的鱼米之乡粮棉大丰收,则天......
介绍了荆江河段在长江中下游防洪中的地位,分析了清江与长江历史洪水遭遇情况,通过回顾1998年隔河岩水库与长江干流洪水遭遇后,隔河岩......
长江中游地区历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地,在我国当代和未来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也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
“十一五”防洪建设重点工程rn□大江大河治理rn完成19项治淮骨干工程,加快实施平原洼地治理等3项工程建设rn加强长江中下游重点河......
三峡工程建成后发挥的作用体现在如下几方面:水资源调节作用、绿色低碳能源作用、水质保障作用、生态保护作用、地质减灾作用,带动......
中国现代最大的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近日已获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批复,总投资为61.69亿元人民币。记者从湖北省南水......
根据荆江沙市水文站与监利水文站共380组次推移质输沙率与断面水力要素的实测资料,分析了推移质泥沙的输移特性,建立了推移质输沙......
针对河床演变滞后响应模型在荆江河段的应用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一是对于特征变量平衡值的计算表达式进行了调整,更为全面地考虑了......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发生了普遍冲刷,下荆江尾闾七弓岭弯道主流出现撇弯现象。分析了七弓岭弯道的历史演变和形成过程,以......
2005年汛后,河道部门发现下荆江调关矾头矾尖平台处出现平台冲蚀险情,险情为一长约65m、宽约12m与岸平行的长椭圆形?中刷坑,面积约700m......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运行,清水下泄后坝下游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刷,使江湖关系发生变化,引起水沙特性变化。根据新江口站1997-2006年的......
文章结合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第Ⅲ标段垂直水流沉排施工工艺,对沉排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进行论述和探讨,并对控制排布横......
三峡水库投入运行后,其下游荆江河段洪水传播特性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为洪水传播时间明显缩短。通过建立荆江河段水力学模型......
近几年来,荆江河段多次出现特殊水情,改变了测站水流特性,加大了水文测验工作量。重点分析了2015年“东方之星”客轮翻沉事件抢险......
三八滩位于长江上荆江沙市河弯,所在荆州市是长江中下游重点防洪城市。近年来,特别是1998年大水后,三八滩滩体及主支汉演变剧烈,对下游......
荆江河段是长江流域防洪的重点。受三峡清水下泄的影响,荆江河段河势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荆江河段河势变化的情况......
结合荆江河道演变特点,将河道演变与荆江环境变化联系起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河道突变对河道环境的影响、河道冲淤变化对水......
针对林家垴护岸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枯期水位高过设计枯水位导致枯水平台和脚槽施工无法正常进行的情况,分析了2006年度和2009年......
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后,由于库区泥沙淤积,清水下泄,下游河道必然受到影响。通过对三峡水库建库前后荆江河段主要水文测站多年的实......
针对2009年8月长江上游发生的较大洪水(简称"09.8"长江上游洪水),为减轻荆江河段及荆南四河的防洪压力,控制三峡水库出库流量,实施削峰......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荆江河段发生了普遍冲刷,增加了险工段崩岸险情发生的可能性.为了解堤防险工段护岸工程护底及抛石分布现状,加......
针对近年来荆江河段凸岸边滩年际间基本处于持续冲刷的非典型演变特征,利用资料对弯道段凸岸边滩不同阶段的演变特点进行分析,以期......
针对荆江河段、长江中下游在三峡工程建成前后的防洪形势进行了分析。对于荆江河段,分析了三峡工程建成前后遭遇荆江不同频率洪水的......
自三峡水库蓄水运用以来,受水库蓄水拦沙以及上游来沙减小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荆江河道及洞庭湖三口水系水沙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在综......
针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复杂的水沙条件和地形条件,建立概化水槽模型,对高滩守护工程护底排边缘冲刷开展试验研究。分别研究了不同流......
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后影响枯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采用1982—2002年水文资料对荆江河段设计水位进行计算,参照水沙数学模型所得预测......
江陵县位于江汉平原腹地、长江中游荆江河段北岸,是湖北的传统渔区,当地群众自古就有捕鱼和养鱼的习惯,渔业经济一直在农业经济中占较......
长江荆江河段上起枝城下至城陵矶,以藕池口为界分为上、下荆江,上荆江为微弯分汊河型,下荆江为典型蜿蜒性河道.近40年来,荆江河段洲滩演......
三峡工程运用后,长江中游荆江河段持续冲刷,床沙与推移质、悬移质泥沙不断交换,从而造成该河段床沙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对长江中下......
尝试使用多种资料寻找对荆江河段洪水过程具有指示意义的天气预报关键区.首先应用1998年7月GMS TBB资料以及同时段NCEP日平均风场......
湖北沙市地处长江中下游的荆江河段,素有"鱼米之乡"和"江汉明珠"之美誉.沙市人以好吃、善吃、会做吃而自居,故当地的小吃品种特别......
目前,水道地形测量模式已基本定型于利用GPS测定水底点的平面位置,利用测深仪测定水底点的水深,附之以瞬时潮位或水位资料,获得点......
太平口浅险水道基本概况太平口水道位于长江中游上荆江河段,上起腰店子,下至玉和坪,全长17.5公里,为微弯分汉河型,平面形态为两头窄中间......
【正】2008年11月,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至172米,标志着三峡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成。百年三峡,百年梦想,在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之时成......
为生动形象地表达荆江河段防洪调度景观,系统采用3DMAX,Flash和Erdas等工具对DEM数据和三维建筑物数据进行融合,并运用Realflow和R......
护滩带是近年来在长江航道整治工程中大量运用的整治建筑物,在"长江中游荆江河段航道整治工程昌门溪至熊家洲段工程"中亦较多的采用......
三峡工程蓄水后,尺八口水道河床变形剧烈,航道条件明显恶化,成为长江中游重点碍航水道.本文重点分析了三峡工程蓄水近10年尺八口水......
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一直是航道治理与维护的重点与难点,河床演变复杂,碍航浅滩多,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又进一步加剧了河势及航道变化的......
为实现水深测量数据的精度控制,基于GNSS三维水道观测技术的原理,通过解析基于Hypack原始文件的GNSS动态定位信息数据,采取相关滤......
在冲积河流上,各类河道整治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河床的演变过程.本文通过改进现有的一维水沙数学模型,重点研究护岸及护滩(......
三峡工程运用后,坝下游荆江河床发生了下切、粗化。本文以近年的地形、水文资料为基础,建立荆江河段三维水流数学模型,研究三峡工......
三峡水库蓄水以来,出库沙量(以宜昌水文站实测数据为依据)大幅度降低,坝下游河床冲淤规律也随之发生改变。实测资料表明:荆江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