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对位相关论文
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是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的爵士乐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美国流行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格什......
在音乐作品分析课的教学中应用“结构对位”思维,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同一音乐作品可能会具有双重或多重的结构特征。而对于由单一音......
在音乐分析基础课中,赋格结构分析的教学模式可以由三个环节构成.一为赋格整体结构概述;二为赋格的图式化分析;三为赋格的分类与演化......
享誉世界的华裔女作曲家陈怡,她的音乐创作以其对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创新及独具特色的个人音乐语言立足于世界音乐舞台。本文以陈......
<正>在心理学、美学领域的"格式塔"理论强调:经由知觉活动组织而成的经验中的整体,都是知觉进行了积极组织或建树的结果,而不是客......
中国的民族打击乐是丰富多彩的,当代创作更加注重对于乐器音色与演奏技巧的再挖掘。在种类繁多的民族打击乐作品中,将音乐各要素既......
摇篮曲作为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于各国各民族之间,但因文化、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摇篮曲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歌词、......
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创作在兼容并蓄的风格中融合了创新思维。布里顿晚期代表作《第三弦乐四重奏》在音高材......
文章以肖邦《二十四首前奏曲》的第一首《团圆》和第三首《你如花般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聚焦于作品的音高材料组织及多重结构对位......
<正>引言谭盾的多媒体音乐1《女书》创作完成于2013年,为13部微电影、竖琴独奏和交响乐队而作,由美国费城交响乐团、荷兰阿姆斯特......
贾达群教授新著《作曲与分析——音乐结构:形态、构态、对位以及二元性》以作曲实践为立足点,以材料和程序作为结构诗学的主要观照......
贾达群作为我国当今乐坛上具有影响力的作曲家兼理论家,善于运用熟悉的音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融合,在多年的创作经验基础上提出......
<正>多元交叉、对立统一是推动事物进化发展之进程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音乐作品中复杂的结构样态往往与其内部的结构分子之各异形态......
通过运用现代音乐分析思维对勋伯格《五首管弦乐小品》之二中的音级运动进行初步探究。作曲家创作该作品时,在音乐的"呈示——发展......
《融》是贾达群先生于2002-2004年间创作的一套系列作品,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分别名为《融Ⅰ》《融Ⅱ》和《融Ⅲ》。作曲家个......
贾达群教授在多年创作实践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构分析学”理论。该理论从作曲的角度出发,参照结构主义的原理,强调对音......
"多重结构"分析理念是贾达群教授在长期创作实践过程中提出的"结构对位"观念下形成的理论成果。这种分析理念既可以帮助我们从微观......
结构主义源起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语言结构学中的理论研究观点,于20世纪初出现在西方哲学的思潮中,从最早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对......
方可杰是河南省在全国享有盛誉的作曲家,多年来除了致力于民族民间(戏曲)音乐的研究、创作外,还创作了包括交响乐、舞蹈音乐、室内乐、......
作曲家贾达群教授近年来不仅通过国际唱片出版公司纳索斯(Naxos)推出其两部音乐作品CD专辑,而且通过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和上海音乐......
在现当代艺术领域中,声音艺术和视觉艺术的逐渐融合、并且因此呈现出来的各种类型表现方式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在许多领域中。而一些......
本论题的中心内容——对华裔女作曲家陈怡的代表性交响乐作品进行“多重结构”理论框架下的解读和研究,属于作曲技术理论之音乐分......
<正>任何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存在。探究和研习这些结构的存在方式和内在关系,是深入理解该作品的重要环节,也是音乐分析......
<正>感性与理性很难在同一位作曲家身上达到协调统一、均衡发展,因为强调感性的作曲实践与注重理性的音乐分析本来是两个发展方向,......
随着音乐分析方法的多元化开拓与创新,探究新的音乐分析理论已成为当今作曲技术理论学术研究的一大风向标。文章以贾达群教授提出的......
20世纪的音乐作品大多为非规范化的曲式结构,并且其结构各要素多表现为异步形态,因此我们在对其进行结构划分时不应照搬原有的曲式......
阿尔弗雷德·加里耶维奇·施尼特凯(Alfred Garriyevich Schnittke,1934-1998)是20世纪中后期俄罗斯现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一位杰出......
文章从某些音乐作品曲式结构的“多释性”现象出发,以实证的方式,阐明在以往曲式分析中,仅仅以单一分析结论为“唯一定论”的危害,......
本杰明·布里顿是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以兼收并蓄的创作风格赢得了广泛的听众。在《学院康塔塔》第八乐章中,布里顿......
笔者以勃拉姆斯钢琴奏鸣曲(Op.5)的风格与结构为例,从"结构对位"的思维角度,综合差异美学理论和勃拉姆斯发展性变奏的音乐逻辑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