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为数不多的至今仍活跃在西方音乐界的作曲家,张豪夫的创作将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完美融合,其作品兼具了可听性与技术性,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普遍认可。本文以比利时籍华裔作曲家张豪夫先生创作的为大提琴与交响乐队而作的《天上青海》为研究对象,以“音乐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做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音乐形象的分析、主题材料的设计、主题的贯穿和发展手法、结构分析、织体形态、配器特征等角度,对作品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解读。进而阐明张豪夫音乐中对于西北音乐素材的运用,及其音乐创作风格,全文共有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张豪夫的生平简介、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创作概况和《天上青海》的简述。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作品的音高特征,针对姓名材料及音组材料如何构成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第三章主要分析《天上青海》的和声结构特征和乐曲曲式结构特征,详细分析了作品中特性音程的结构和特性音程构成的复合和声语言,以及曲式结构的内部结构划分特点。第四章主要分析作品的配器特点,以其织体形态,音响处理以及大提琴与乐队在音响上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分析《天上青海》这部作品的结构力关系和从这部作品出发来论述张豪夫音乐创作风格和他的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