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检查委员会相关论文
民国时期影片评选活动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曾举办四次国产影片评选活动。 1933年5月,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在南京成贤街会所召......
民国时期,女电影演员范雪朋以出演武打电影中的女主角而在当时名噪一时,她被时人称为“红侠”。 范雪朋是江苏省宜兴人,她于1908年......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出版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电影审查公报,此公报是对当时的国产电影和进口影片进行......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随着战争的逐步扩大,以市场为依赖、以赢利为目的的私营影业生产举步维艰,资金......
<正>中美近日达成的电影协议意味着每年有更多好莱坞影片进入中国,而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电影也曾大举进入中国,由此带来的文......
中国电影所受到的中国政治的重大影响 ,与中国在百年中处于社会转型的变动过程这个历史环境有关。民众的政治热情在很不相同的一些......
中国电影一百年回眸从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京剧电影《定军山》迄今,中国电影经过了一百年的风雨历程。百年中国电影,承载着几......
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中国电影文化运动初期所面对的政治控制李少白正如我们在《简论中国30年代“电影文化运动”的兴起》一文中所......
<正>政治经济学剖析了物质产品在循环的过程中经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随着科技的发展,作为二十世纪伟大发明之一的"m......
本论文重点考察了发生在20世纪三十年代的三次辱华片停检事件,以勾画中美电影外交的一个侧面。《上海快车》、《袁将军的苦茶》和......
本文将中美关于辱华片的较量焦点集中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值好莱坞进入制作涉华题材高峰期,国民政府迈入政权平稳期,抵御辱华片......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电影检查制度,抗战前已经初具规模,在机构设置、人员配置、工作流程、检查范围建立起相应的规范。本文以上海特......
<正>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一次重要的电影运动,是中国电影史的辉煌篇章。夏衍先生曾经这样诠释:"党的电......
本文试从抗战背景下的民国电影审查入手,分别从反辱华、反赌博,反左倾等方面展开论述,以阐明影片的修剪或禁映与抗战背景下的中国......
三十年代初期的国民党电影检查制度汪朝光电影检查制度是电影文化发展过程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电影的直观性、形象性及......
电影是一门新兴艺术,也是技术发展和商业运作结合的产物。电影虽未诞生于美国,但美国电影产业发展极为迅速,在短时间内便雄踞世界电影......
本文试从17年时期译制片的删剪问题入手,分别从悲剧变喜剧、情爱场面、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三方面进行论述,借以探寻17年时期国内外政......
<正>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次年内政部即制定《检查电影片规则》,电影的发源地暨重镇——上海也率先组织电检机关,制定法规并......
本文试从"十七年"时期外国电影的禁映问题入手,分别从禁映美国影片、禁映背离民族政策的外国影片、禁映苏联电影等方面展开讨论,并......
<正>自从国民党执政的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形式上的统一后,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影极为重视,并逐步建立了一套审查管理制度。国......
近20年来,电影学界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明星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这些著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从文化角度探讨中......
今年6月,购得孙健三先生的新作《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中国早期电影高等教育史料文献拾穗》,惊喜之余连夜捧读,既为那......